千金公主
北周政权建立后,与北齐为争夺黄河流域的统治权展开激烈的交锋。此时,北方的突厥大汗佗钵可汗在位,国力强盛,北周和北齐都无力与之抗衡,纷纷采取和亲与纳贡的方式求得暂时的边境安宁。
北周武帝宇文邕娶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燕都之女为后,大象二年(580年),北周文帝宇文泰孙女、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作为北周和亲公主下嫁佗钵可汗。就在千金公主下嫁的当年七月,父亲赵王宇文招就因谋诛国丈杨坚而被诬陷处死,她的兄弟也被屠杀。
大象三年(581年)二月,杨坚代周建隋,是为隋文帝。这时候,佗钵可汗死,千金公主从突厥收继婚习俗,续嫁其子摄图(沙钵略可汗)。千金公主为了给宇文家族报仇,怂恿沙钵略可汗侵隋,再加上隋朝对突厥的纳贡也不如北周,所以沙钵略答应千金公主的要求。
开皇二年(582年),突厥正式向隋朝宣战,一度攻下延安、天水等6城,长安震动。杨坚采取长孙晟的建议,以离间计挑动突厥各部落,沙钵略可汗的叔侄纷纷反叛,沙钵略腹背受敌,陷入困境。沙钵略可汗不得不屈服于隋。此时,千金公主眼见战争失败,便向杨坚写去亲笔信,表示自己虽是北周公主,却十分钦佩杨坚的圣明,请求做大隋皇帝之女。杨坚此时的主要精力在灭陈,于是顺水推舟,赐公主杨姓,收为养女,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希望她深明大义,为隋和突厥安定做出贡献。
开皇七年(587年),沙钵略可汗病死,由沙钵略可汗之子都蓝可汗即位。大义公主按照突厥的风俗,又嫁给都蓝可汗。
开皇九年(589年),杨坚灭掉南朝陈国,为表示恩宠,将陈后主陈叔宝一面华贵的屏风赐给大义公主。公主久居塞外,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东西了,睹物思人,国恨家仇一起涌上大义公主的心头,激动之余,她忘记了谨慎,挥笔在屏风上提诗一首: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诗可分两段。前八句为第一段,紧扣陈后主的屏风而写对社会变迁无常的感慨;后八句为第二段,着重抒发个人的身世的感慨。全诗表面上是凭吊陈朝之亡,实际上是在怀念故国北周为隋所灭,己身流落“虏庭”,作者睹物伤怀,慨叹万分,大有昭君远嫁之哀。此诗感情深沉,在哀婉曲折之中透有清绮之韵。
这首诗流传到隋朝,杨坚发现她的国恨家仇是如此强烈,暗想大义公主随时可能挑动都蓝可汗与隋朝宣战,他决定除掉这个隐患。
不久,统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染干为争取隋朝的支持,偷偷向隋求婚。隋文帝派裴矩使用反间计,诱使突利可汗不断向都蓝可汗诋毁公主,终于激怒都蓝可汗,将公主处死。
光化公主
开皇十六年(596年),吐谷浑可汗世伏遣使到隋和亲,隋文帝将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世伏。世伏表示要称呼光化公主为“天后”,但隋文帝不同意。 597年,吐谷浑内乱,世伏被杀,其弟伏允继位。按照吐谷浑习俗,光化公主再嫁世伏弟伏允。
安义公主
开皇十七年(597),隋以宗女安义公主和亲染干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简称启民可汗),并全力扶持,陆续为其修建了大利城、金河城及万寿戍置城造屋。使得以大利城为中心的白道川及周邻地区获得相对安定。启民可汗驻牧白道川不久,安义公主卒,隋又以义成公主妻之。
义成公主
开皇十九年(599年)十月,突厥可汗染干被隋文帝册封为启民可汗,成为隋朝的藩属。此前,隋朝下嫁给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已死,隋文帝另择宗室女,封为义成公主,派长孙晟护送她下嫁启民可汗。
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去世,其子始毕可汗继位,请尚公主,隋炀帝要求其遵从本族习俗(即按收继婚习俗继娶义成公主)。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弑杀于江都,翌年宇文化及被夏王窦建德所杀,萧皇后亦被窦建德俘虏。当时始毕可汗已死,其弟处罗可汗继位,仍娶义成公主。义成公主听说后,派使者迎萧皇后及其孙杨政道入突厥,窦建德以兵千骑护送,并送上宇文化及的首级,杨政道则被立为隋王,延续隋朝社稷,义成公主无疑是幕后的主导人物。
处罗可汗在位一年即生病,义成公主给他吃了五石散以后就死了。义成公主以其子奥射设丑弱,废黜不立,改立处罗可汗之弟咄苾,是为颉利可汗,自己仍改嫁颉利可汗,居于云中郡故地。
此后,义成公主仍在推动颉利可汗与唐为敌。贞观四年(630年),唐灭东突厥,义成公主被唐将李靖杀害。
华容公主
大业八年(612年),高昌的国王麴(qū)伯雅跟随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回师之后,隋炀帝又把宗女华容公主嫁给麴伯雅,作了高昌的王后。619年麴伯雅去世后,其子麴文泰继位,再娶华容公主。
唐朝时期,唐太宗为华容公主诏赐李氏,封常乐公主。华容公主不仅向唐朝进贡玉盘狐裘等物,更时时向唐朝上报西域的消息,使得唐朝廷得以及时掌握西域的动态。
高昌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后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hú)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