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过后猛然间醒来,独自骑着自行车飞驰在这炙热的大地上,自己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此时只认得回家的路,到家之后,一阵放松,熟悉感顿时涌上心头,一切都变得如此熟悉,伴随着鸟儿们的几声闷叫,带有音乐美的树枝在微风下弹奏着节奏不一的曲调。愿你倾听,真好!
但愿这一切美景犹在: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可是偏偏留不住啊,是会消失的啊!
小时候,总在睡前躺在爸爸妈妈的臂弯里听故事,结尾是万古不变的那句话,“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后来长大了,渐渐开始轻视这种结局,以为太俗套,热烈地追求悲怆的壮烈的凄美。人在生命中的某一时刻,总是免不了向过去的某段时间致敬,以至回归,于是后来我又回溯到曾经民谣一般简单的淡淡的美好,告别重金属,告别声嘶力竭,告别凄苦,回归幸福。
《白鬃野马》让我想起的就是这样一个心路的历程。
结局其实是个悲剧,孩子和白鬃马不再相信牛仔的话,径直冲向大海深处,再也不想回头。可导演放弃了悲戚和哀伤,只是说:“从此小男孩和白鬃马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人类拒绝欺骗渴望真诚,可又忍不住要借许多谎言来圆梦,就像童话结尾省去王子公主婚后的柴米油盐,省去他们怄气吵架闹离婚的桥段,用“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解决一切。这里,导演也在用相同的一句话企图回归那种最简单的幸福。
1954年的黑白电影,整部片子氤氲着梦的芬芳。画面极美,尤其小男孩梦境中牵着白鬃马在湿地上行走和小男孩的妹妹抱草喂马两个镜头,黑白色调中我居然看到了梦和阳光的颜色。
我是爱马人,黑马如铁,红马似火,而这匹向往自由的白鬃马猎猎跳动的鬃毛如同风的精魂,在梦境中翻腾,在童话中书写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