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情感忽视”——曾经我们都很迷茫】
莫言曾说:“我只对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负责。”乍听上去觉得很经典,但能做好却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一、“童年期情感忽视”的概念
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由保姆带大。父亲常年周旋于政治场,母亲忙于社交应酬,对他基本不管不顾。
不管不顾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在上学期间给母亲写信,母亲从来不回;去印度服役的三年期间,母亲只写过两封信,信里还不是对他嘘寒问暖,而是家里的报丧信。
他曾在自传里这样描述母亲:“她于我就像闪耀着的晚星。我如此爱她,即使隔着不可企及的距离。”
由于父母在他童年时期长期的冷落忽视,导致他从小就没有建立一个坚固的内在自信。
后来即便他功成名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首相和演讲家之一,他也仍然觉得:“我的成就极多,到头来却一事无成”。
他就是一代伟人丘吉尔。
他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坚硬刚强、无所畏惧、绝不屈服,但他却说,他的心中总有一条叫抑郁症的黑狗,一有机会就会咬住他不放。
可以看出,丘吉尔从小就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这种长年累月的情感忽视,是导致他身患抑郁症的源头。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就曾说过: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意识到,我们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有着无法回避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正面的,比如父母和老师的奖励或者一次比赛的胜利。有些影响是负面的,比如被父母打骂、被老师当众羞辱。
这些真实发生了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回忆得起,事件的影响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当然,还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虽然记不得,但它们仍然可能对我们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事情真的发生了,而是因为它们应该发生却没有发生。这就是童年期的情感忽视。
“童年期情感忽视“这一概念,是Jonice Webb博士基于自己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经验,正式提出并进行推广的。Jonice Webb博士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父母足够的认可、接纳和回应,孩子便学会了去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情感忽视的负面影响就发生了。
一句话解释就是:小时候你总是被忽视,长大了就失去了自己。
被忽视的这些点,其实应该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
孩子看似无缘无故的哭闹,在父母眼里就是无理取闹,认为孩子哭累了就不哭了,哭完就好了,所以置之不理。
孩子恳求爸爸陪着一起看电影,爸爸总是推脱:“我很忙,以后再说吧。”
孩子告诉妈妈自己害怕去幼儿园,妈妈却说:“幼儿园一点儿也不可怕,好玩着呢。”
孩子考试有了提高很高兴,爸爸却说:“有啥高兴的,考满分才值得高兴!”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很伤心,妈妈却说:“小朋友那是和你玩呢,别伤心!”
孩子害怕去看医生大哭,妈妈说:“哭什么哭,胆子这么小?”
爸爸接受不了孩子兴奋时的尖叫,报以白眼,让孩子停止尖叫。
家里的宠物死了,孩子非常悲伤,爸爸却说:“有什么好伤心的,不就是只狗吗,别哭啦!”
上面罗列的这些父母的行为,没有一个涉及到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没有一个能被看成是临床心理学所定义的“创伤性事件”。但是,如果一个年幼的孩子,在他们最需要被认可被关爱的年纪,经历了足够多这样的有意无意的情感忽视,那么他们在日后将会体验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
和家庭暴力或是儿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视的表现形式极其隐秘。情感忽视的表现有多种形态,从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关注子女的真实心声,到忽视孩子的情感体验,造成他们的低自尊与自卑……
二、对待“孩子情感需求”的意义
作为人类,婴儿降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这种关系,不但使婴儿在生理上得到满足而存活下去,而且还使婴儿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婴儿的社会化能够正常健康的发展,帮助他们由自然人顺利过渡到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情绪”就如同胶水一般,把婴儿和母亲或者其他主要抚养者粘连在一起。
依恋理论认为,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母亲要即时的连贯的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孩子才能和母亲建立和发展一种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母亲的这种回应,包括帮助孩子知觉自己的情绪状态,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继而帮助孩子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的情绪感受经常的被父母忽视或者误读,那么父母就无意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你的情绪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错的”;“你的情绪是不被接受的”……当孩子的情绪自我被否定了,这个信号就等同于:“你,不重要;你,不被接受!”。
“你的情绪不重要”,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小到穿衣吃饭,大到选学校交朋友,经常不顾孩子的喜好和心情。
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没有反抗和抵御的能力,但是他们有本能的生存策略。也就是说,孩子为了生存,会完全的接受父母对自己情绪的回应,从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去迎合父母。一个孩子,如果经常体验到父母的上述行为反馈,便会逐渐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并搁置一边,或者彻底隐藏了。只有这样,这些感受便不会再被父母发现,自己就能变相的取悦他们了。可是这样一来,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最终都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了。结果,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这样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时常无法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时常表示怀疑。他们的情绪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压抑,没能通过父母的肯定和接纳而真实的被体验过。
他们的情绪没有根基,无法着陆,似乎总在一种飘渺的状态。他们的外表可能看似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彷徨、寂寞、空虚。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哪里有什么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少了什么哪里不对。
他们无法很好的知觉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觉察和体会别人的情绪,因此他们很难和别人建立深刻的情感关系。总觉得有那么一堵墙横在自己和别人中间,因此内心时常没有归属感。他们总有种感觉,仿佛自己永远在别处,不知道这个世界哪里是属于自己的。
童年时期遭受过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决定。他们也因此经常对自己的决定十分纠结,常常发现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对自己犯的过错,似乎又能很轻易的原谅自己。
临床心理学发现,遭受了童年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似乎总是为别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着想。他们或者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无法表达,又或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和需求却害怕表达出来。潜意识的声音一直在提醒他们:“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们或许习惯了对别人报以微笑,但是对自己似乎额外的苛刻。当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经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经历了童年情感忽视的成年人,他们的情感体验有盲点。他们不但无法很好的体会自己的内心状态,也很难准确的体会别人的感受。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也自然比较难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与他们当年一样,在一个情感盲点里长大,遭受同样的情感忽视。
三、“童年期情感忽视”的危害
研究发现,童年情感忽视的这些孩子在成年时,会表现出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空虚感,但长期遭遇情感忽视的人,他们长大后会不停地寻找刺激、不停地更换目标、寻找生命的意义,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之桶”永远装不满。
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得到充足的爱的养分,那么孩子就会在成年的时候,想要不断的填补这个漏洞,如果这个洞一直填不满,他们会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虚无当中。
由于小时候没有充分的感觉到被爱,所以他们总是有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他们会过度强调自己的缺点,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他们对别人充满同情,但是对自己却不能做到手下留情。
他们害怕跟人亲近,很难向他人敞开心扉,总觉得自己有一种天生的缺陷,总觉得自己有一种格格不入感。
一些被严重忽视的孩子,还会表现出“爱无能”。
孩子受到父母的呵护,这种爱会内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这样长大之后他们能够懂得关爱他人。
孩子从小就远离爱心、关怀和帮助,那么他的心灵就会干涸、僵硬,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很难接受、也很难给予这种关爱之情。成年后的通常表现为:
1.自我价值以及自尊缺陷
童年期情感忽视的人通常会表现出“低自尊”,一个人自尊以及自我价值的形成和他的家庭密切相关。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卑,得不到支持,很容易被打倒,气馁,孤独,丧失归属感。
2. 表达障碍
无法明确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更无法对外界表达出来。在意识到自己有对于爱、关怀和赞扬的需要时,觉得这是羞耻的,自己是不值得的,是需要被隐藏的。
3. 感觉被剥夺,普遍的缺失感
在潜意识里,你总觉得自己缺乏了某些东西,但又难以名状。你也有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各种东西:爱,乐趣,金钱等等。更极端的情况,可能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空虚无意义。
4.抑郁
一直以来,抑郁都和丧失、剥夺感、需求不被满足、低自尊、缺乏支持、无法明确的痛苦和失望等因素相关。
5.成瘾行为
童年情感忽视会造成孩子对生活丧失控制感,因此,一些人会转而从成瘾行为中寻求慰籍。
四、易对孩子“情感忽视”的父母
无论是多么完美的父母,都会不可避免地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对孩子的情感忽视,但真正有害的是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哪些类型的父母容易对孩子造成持续的情感忽视呢?
1.自恋型父母
自恋型父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他们从未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伸。
他们喜欢为孩子制定一条看似完美的成长路线,孩子的需求必须由他们的需求来定义。
2.专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很喜欢在家里树立各种各样的规则、惩罚和限制。
他们不仅对孩子的要求很多、管教很多,而且还不允许他们的孩子进行质疑和反抗。
他们认为,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顺从。
否则,他们就会用粗暴的言语或者行为来对待孩子,以此显示自己的权威。
3.放纵型父母
放纵型父母看起来对孩子很友善温和,什么家务都不让他们做、不和孩子起冲突、几乎不拒绝孩子的各种需求,对孩子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这类父母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基本的行为规范,他们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纵容。
当孩子做错事、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叛逆嚣张、惹麻烦的时候,这类父母也总是喜欢找别的借口来掩饰过去。
4.工作狂父母
顾名思义,工作狂父母是以工作为驱动的,他们追求成功、渴望财富,期望受到他人的崇敬和追捧,但遭罪的却是他们的孩子。
他们越是成功,越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就越容易通过物质奖励和纵容,来弥补心中对忽视孩子的愧疚。
5.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
不可置否,当一个孩子成长在一个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严重疾病的家庭中时,他能够获得的情感需求会被大打折扣。
他不仅要学会掩埋自己的情感需要,同时还要投入时间、精力、情感去照顾家庭中生病的人。
因为相比自己的情感需求,病人的需求更需要得到及时的满足。
6.“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都是为你好”这类父母恐怕是情感忽视父母的最大类群。
问题在于,一个全心全意为子女好、掏心掏肺爱孩子的父母,真的也会对孩子造成情感忽视吗?
其实,爱你的孩子和能够与你的孩子产生情感共鸣,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仅仅爱他,是不够的,还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情绪。
如果父母没有识别出来或者确认孩子的情绪,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辨认和管理好他自己的情绪。
除了上述常见的6种类型之外,还有离婚丧偶型父母、抑郁型父母、成瘾型父母、完美导向型父母、反社会型父母以及“孩子型父母”,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情感忽视。
五、正确应对“童年期情感忽视”伤害
1.不再逃避。
经历了情感伤害的人,大多会一直选择逃避。
但逃避并不能解决现状,这个伤害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将来组建家庭,这个伤害甚至会被传到下一代。逃避只会让人越来越偏离自己所期望的轨道。
唯有向前一步,做出改变,才能让这种伤害终结,才能让自己真正体会到爱人也被人爱的喜悦。
2.运用IAAA法则来理解自己的情绪。
IAAA这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着识别Identify,接纳Accept、归因Attribute和行动Act。
简单来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首先识别自己的情绪。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感觉?是愤怒、悲伤、愉悦、开心、嫉妒,还是羞耻、恐惧……”
然后,不管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理性的还是疯狂的情绪,我们都不对它进行评判,只接纳它本来的样子。因为评判的过程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情绪,那么情绪就会变得错综复杂。
再次,我们要试着了解这个情绪背后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事件或者说什么样的信念让情绪一直干扰着我们。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在产生某一种或几种情绪的时候,是不是都对应着某一种行动。
比如说,你抑郁的时候,就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想跟任何人说话,这就是你在应对悲伤时的一种习惯性行动。
如果你不喜欢这种行动、觉得这种行动不恰当,那么你需要找到一种更恰当的方式来替代这种行动,比如以后一抑郁,就去空旷的地方走一走,而不是把自己关在房子里。
3.自我关怀,对自己富有同情心。
一个人如不懂得爱自己,那么从健康的心理来讲,他所给予他人的爱很可能是有限制条件的。
狠狠地爱自己,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需求视而不见。事实上,一个越懂得爱自己的人,他会有更多的能量去爱别人。
对于遭遇情感伤害的人来说,对自己富有同情心,就是走出关爱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自己,要学会接纳会犯错的、不完美的、敏感但坚韧的自己。
当你能够做到与自己充分连接,那么你要相信,自己同样可以做到与他人充分连接。
丁俊贵
2021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