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完了卡德勒·胡赛尼的新作,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它备受追捧。《灿烂千阳》浓缩了一个真实的阿富汗,呈现给读者阿富汗人民的现况。
阿富汗少女,大多数人都看过这张著名的摄影作品。照片上的阿富汗少女,她震惊的眼神,紧绷的脸部肌肉,清晰的五官,不会让人轻易忘记。
看到她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有什么能拂去她的彷徨和迷茫,她的笑容一定很美。
看着她的时候,我在想,《灿烂千阳》里两个主人公——令人垂怜的玛丽雅姆,聪明知性的莱拉,故事中的她们,在生命的某个时候,也许也是这样的眼神吧。
玛丽雅姆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她父亲跟家里的仆人生下了她,一个小哈拉米(私生子)。她和她母亲娜娜住在城郊一间简陋的小土屋,母亲教她的事情是忍耐,教育她“就像指南针的箭头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总是把错误的源头指向女人”。富商父亲为了名声,断然无法让玛丽雅姆住进自己的豪宅,观看自己电影院的迪斯尼电影。15岁那年,玛丽雅姆独自前往父亲的住处,渴望看一看她没看过的电影,却被拒之门外,而她在门口苦等了一夜,回到小土屋时,看到了母亲在柳树下结束了生命。接着,在父亲的妻子的谋划下,玛丽雅姆嫁给了鞋匠拉希德,一个比她大30岁的男人。在一次次流产过后,玛丽雅姆只能忍受丈夫的抱怨、欺辱、压迫。
与玛丽雅姆不同,莱拉的父亲在和平年代是位教师,他读过大学,他崇尚知识,他给莱拉足够的父爱。这让年轻的莱拉从小便懂得知识的力量,她有理想,希望跟自己一样的女性有朝一日在自己的国家能够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父亲曾告诉她,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
与挚爱的塔里克分别,随后被战争夺去双亲,莱拉被拉希德救回了性命,来到玛丽雅姆和拉希德家里。形势所迫,莱拉成为拉希德的妻子。
“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追悔莫及的幻想”。
玛丽雅姆的心早已蒙上灰尘。她自认命苦,忍辱负重,充满悲哀。十五岁的一个决定让她失去了母亲,来到拉希德这里继续悲哀地活着。
玛丽雅姆一生没有当母亲的机会,面对莱拉的女儿阿兹莎,她第一次变得柔软起来。一个婴儿,她是第一个如此需要她的人,是第一个如此毫无保留地向她表达爱意的人。一生所遇非人,她在这个小小生灵上找到了真情。她和莱拉这两个善良无辜的女子,朝夕相处中变得亲如母女。她变得比以前有了多一些的勇气,跟着莱拉计划出逃,尽管最终失败了;在家庭暴力和饥饿、灾难中,她们相濡以沫。
结婚二十七年之后,玛丽雅姆手举着铁锹,用尽全力朝拉希德砸去;那时候她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她第一次为自己选择。玛丽雅姆在莱拉和她的孩子身上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为了莱拉的幸福,她选择独自承担。这是她生命中第二个决定,也是她第一次决定自己生活的轨迹,这次她付出的是自己的生命。
玛丽雅姆的结局是死亡,却没有让读者绝望。这是个美丽高尚的灵魂,经历过无数悲哀和自我否定的她,在生命中还是遇到了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曾经认为爱是错误,希望则是幻想的她,最后还是获得了爱的救赎。
和平世界里的人们定义的幸福跟战火里的难民的是完全不同的,莫说幸福,连贫穷和痛苦的定义也肯定完全不同。唯有爱,是战火里的他们也能像和平世界的人们一样拥有的梦想和希望。
小说中,年少的莱拉曾和塔里克一起,在父亲的陪同下,登上了巴米扬大佛的头顶。两千多年来,巴米扬大佛屹立在石壁上,俯视着阿富汗的子民,俯视着络绎不绝的商旅队伍。在那里他们眺望着远处,脚下的阿富汗土地上面有农田,山村,有河流穿过······对于莱拉的父亲而言,这次不只是旅行,而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教育。
2001年3月12日,塔利班政权用炸药将巴米扬大佛轰炸得面目全非。被联合国列入濒危保护遗产的巴米杨大佛,如今仅剩在风尘中裸露的石窟。
曾于报道上看过文章,2015年,中国的张昕宇、梁红夫妇带领他们的“侣行”团队,到达研究巴米扬大佛的修复工程,利用建筑投影技术,还原了被破坏前的巴米扬大佛原貌;而他们被塔利班恐吓威胁,恐怖分子对外声称悬赏5万美金一个人头。据张梁夫妇描述,在阿富汗,他们听过一个被恐怖分子拘留8个月强迫沦为性奴的18岁女孩讲述自己的经历,他们身处距离炸弹只有5米的地方,他们工作的时候每人身上带着“光荣弹”,为了不沦为人质······战争和恐怖主义的残酷,阿富汗子民躲不过,阿富汗的土地躲不过,守护那片土地的神灵也躲不过。
《灿烂千阳》书中提到,“阿富汗唯一不能打败的敌人就是他自己。”就在此时此刻,那片土地的枪声和杀戮仍在继续。三十年后,《阿富汗少女》仍然象征着千万难民的命运。
莱拉和塔里克一家最后仍决定回到喀布尔,当她坐上前往家乡的汽车,她内心怀疑这是不是很愚蠢,想起父亲和那两行诗,回去才是正确的选择。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