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起冲突,暂且不讨论谁对谁错,因为各有各的角度,无关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谈及立场,育儿专家们开出的“药方“就是要求家长换位思考。宝爸宝妈们这时总会义正言辞地说:“我换位了啊!可他就是不听我的。”
看似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却是充满矛盾。既然换位,当然就是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既然换位,就不是谁要听谁的,而是应该互相共情。
又是一天早晨,6岁孩子起床后找不到衣服,问妈妈。妈妈很烦,因为已经不知说过多少次了,自己的衣服自己放,不是在衣柜里就是挂在晾台上。
可妈妈依旧不耐烦地带着孩子去到衣柜那里,打开让孩子自己找。孩子说已经找过了。妈妈再次起火,因为又知道他没有仔细翻开找,不然肯定能找到。
于是妈妈一边压着怒火,一边翻找,找着后还不忘再补两句:要按顺序找,这边找完了,找另一边。
孩子穿好上衣,又去找裤子,找不着,问妈妈,妈妈说洗了。孩子说谁让你洗的,妈妈生气孩子这么不理解他,帮他洗了反而被训斥一番,觉得孩子真没有感恩之心,又说了孩子几句。
孩子走到晾台上,看到裤子挂在那里,比较高,于是跳到飘窗上,跳了几次也没有够着,再次求助妈妈。
妈妈从厨房赶过去,看到那幕场景,再次被气到。孩子只是一个劲地跳着够,却没有低头看一下旁边的摇手。
于是指责道:妈妈这么高难道能挂上衣服吗?孩子反应过来了,低头摇摇手,把衣架落下来,轻松就取到了裤子。
上面这些接二连三地发生,妈妈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狂怒,开始说出了报复性语言:以后你吃完的碗自己洗,没有洗我就拿脏碗给你盛。帮你洗衣服还落个不是,这些我以后再不帮了。还有,口罩以后自己买。
说完后,妈妈终于觉得舒服了一点儿。孩子也不说话,继续收拾着准备出门上学。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事,叫妈妈,妈妈不睬。孩子穿好衣服后悄悄地和爸爸走了。
一会儿,爸爸送完回来了,妈妈将早上的不爽告诉爸爸,觉得孩子不懂得感恩,还有不懂得变通,一个方法够不着裤子就不知道尝试另一种方法,找东西总是翻翻表面,就不仔细找。
爸爸听完妈妈的话,说:来,我们还原一下刚才的场景。我扮演你,你扮演孩子。看看每个场景下你是怎么想的。
于是,他们一一还原。找不到衣服时,她很着急,希望“妈妈”帮忙。找不到裤子时,希望“妈妈”洗的时候告诉她一声。够不到干净裤子时,她没有看到摇手,而且够了几次也正着急呢,好希望“妈妈”来帮她够一下啊。
终于,妈妈释怀了,孩子想的和她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哪。早上和孩子的生气完全是由于两个人在两个维度的沟通,各说各话呢,她既没有倾听他,也更谈不上理解他了。
每一次的情绪其实都是在提醒她:这时你需要关注他的需求,倾听他的声音。这些却都被她一一忽视了。
这时,爸爸说话了:今天的事你好好再反思一下。我就提醒三点:
一, 我们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边界,即他的事情由他做主。如果是你帮他做主的,你想最后应该由谁来承担结果?
二, 只观察不言语,除非在时间紧急且他努力了半天仍无法完成的情况下,我们也只给一点助力。
三, 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彼此互留一些空间。他写作业时你在旁边看书,而不是指手划脚,因为指手划脚只是为了证明你的价值,并不是出于真心帮助他。帮助他的语气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提完这三点,爸爸去上班了。妈妈写下了这篇长文。她发现,以上引起她发火的点正是她的“台”,即她心里需要解开的结,是她要去正视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在养育时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不敢正视它。殊不知,你的每一次面对其实都是一次成长,你的每一次反思都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积极解决问题的正面榜样。
如果还不知从何入手调整自己,先从“换位”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