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考研分数线出来的时候,我的成绩只高了分数线6分。后来专门联系了报考的导师,得到的答复是,分数低了,建议报考他的在职硕士(需要花好多钱的那种)。看来,除了调剂到其他学校,就剩下找工作了。
就在我英语面试排队的时候(虽然导师的学生计划里没有我,但达到分数线的同学还得参加研究生办统一组织的英语面试和技术面试),一起上辅导班的一男孩兴冲冲地跟我说,“你不是想去北京嘛,据说有个北京的研究所来招定向的,试试呗”。听到这个消息,脑袋一嗡,天赐良机啊!
赶紧冲到招生办,想找老师问问情况。周末没人,紧闭的大门上面贴了一个通知,招收联合培养学生,毕业后须在研究所工作三年,上面还有招生办和研究所联系人的电话。此时,我心花怒放,感觉北京在向我招手。
似乎我天生就是缺乏信任的人,中午没吃饭就去网上找信息,在研究生网站首页上找到了这条通知,验证了真实性。后面又了解这个研究所的大概情况,还专门找到了这个所的QQ群,厚着脸皮问各位师兄师姐具体情况。有个去年刚进所的师兄特别热情,于是我锁定目标,决定通过他了解更多信息。了解面试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可能出什么题,通过率如何,等等,为这次机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来,我真的进入了这个研究所。
也许因为这件事情处在我人生的转折期,激发了我的潜能,暴露了我间谍式的思考模式,锁定目标(那个师兄)、策略诱导(各种问问题)和验证事实。
在我的记忆里,已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事情运用了这种方式,今后的日子里,期待能够有心运用,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