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每一年中秋节之前的这段日子是钱局长最费脑汁但又是最快乐的时光。
尤其是到了下班以后和周六周日,他叮嘱老婆那也别去,干脆利落的吃过晚饭,甚至连晚饭都不吃,早早的准备好水果香烟,烧好开水,烫好茶壶茶杯,等待一个个客人的到来。
这些客人大多是此前在办公室见过面的,也有陌生的面孔,但一经自我介绍,钱局长就啥都明白了。
钱局长的官职并不大,只是个副处级别。高高的个子,人长得帅气,说话特别温和。和他第一次见面,所有人都感觉良好,印象深刻。
他在单位虽然是个副职,但就分管的这一块业务,他一个人说了就算。这个部门是市政府下属的一个大局,正职不光管不过来,因为专业所限也懒得过问。何况钱局长会来事,把个正职顶的端端的,因而他对自己主管的事说啥就是啥,有些重大事项象征性的上一下局委会,他一汇报,正职一首肯,其他副职们随声附和一下,记入会议记录,就是集体决策呗。
尽管是这样,钱局长一点也不张扬,更不愿落个独断专行的名声。他对每一个前来找他签字批准办事的企业老板,普通群众都是满面笑容的接待。完全合法合规的事情,他知道完全可以当下拍板,他却不拍板,而是和颜悦色的告诉当事人,这个事他要考虑周全,保证把事情给办成了,但需要时间。如果是可办可不办的事务,有点风险需要他担当的,他会耐心细致的告诉当事人,这个事急不得,他要和主要领导通个气,交换一下意见,统一认识,才能放行。对于有些明显违法违规,根本不能办的事情,他会义正词严的告诉当事人这事不能办也办不成。但当这些前来办事的人心有不甘,表示可以不惜代价,希望他把事办成时,他脸上会露出一丝很难描绘的笑容,要么告诉当事人另找门路,要么暗示当事人也不是不能办,而是需要特事特办。比较精明的当事人自然心领神会,愚纯的当事人便知难而退。
时间长了,许多熟悉的人都知道钱局长的为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老婆更是欢喜的不得了。钱局长的荣誉证书几乎摆满了大书柜中间最显眼的那一层,保险柜里还放满了现金和外钞,各种名贵手饰手表,还有各式银行卡,购物卡。地下室里更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名烟名酒和土特产。
每当月近中秋,或是春节临近,钱局长就分外的忙碌,熟悉他又认识当事人的办事人员,此时格外的小心翼翼,或提醒当事人等过了这阵子再来办事,或者晚上,周末去钱局长家里说事。当然也有学他样子的下属,根据可办、可办可不办、坚决不能办三种情况针对性的应付前来办事的人。故而月近中秋的时候,这个部门进进出出多少人,晚上的时候,周末的时候,大多就出现在钱局长和下属主办人员的家里,或者在某个酒店的豪华包间。
月近中秋,不光是团圆之时,更是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