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子用户的养成,有经验,也有教训。
先简单介绍,我们做的是社区服务平台型产品,内含多种与社区居民居住、生活相关的垂直服务,譬如缴物业费、报修、停车、购物等。
产品伊始,我们的种子用户有这么几个渠道来源:
第一波:好基友。我们会邀请身边的盆友,曾经的同事、或业内其他盆友来体验产品,对此,我们会给到较大力度的支持,譬如购物和缴费环节的优惠力度、售后的跟进、bug的响应效率等。这样下来大约积累了50人,并组一个群便于维护。
第二波:地推大法。我们有个功能是缴物业费,为了推广,为了招揽客户,我们会补贴比较诱惑的折扣减免,最低可以物业费全免,当然这个概率比较低,折扣由用户自己抽取,这是产品固化的一个功能 。我们在物业费缴纳窗口那几天在小区驻点,发放DM,引导用户装机、缴费。这样下来,一个缴费周期内(一般都是几天),两个试点小区内积累了近300用户。
第三波:口碑营销。第二波用户来自于试点小区,且受制于打通物业费这个商务层面的大前提,所以我们想扩大受众范围,把互联网教化程度高的用户吸引上来,于是我们组织了一场线上活动,即联合5位同一小区的邻居下载app并上传物业账单,便可享受使用物业费折扣兑换成等值虚拟货币的福利,这个虚拟货币可以在平台购买商品,与人民币等值。我们借助前两波用户的传播力,将活动传播开,当然他们也会获得一定奖励。约两周功夫,用户突破1000。
这一部分是所谓的“种子用户”,是我们相对有针对性挖掘出来的,且有付费行为的用户,不包含其他自然增长的数据。这么看来,我们似乎挺不错,有节奏有章法地“圈”用户,并且我们也有将这部分用户“养”起来,他们的反馈我们总是响应最积极的。如法炮制,半年内我们运营了约3万的种子用户。
但是,半年之后,这部分用户开始流失,而且是大量流失。他们在“出走”之前会给出一些抱怨,列举一些,随便感受下:
“物业费优惠越来越少了。”
“可以兑换的商品太少了。”
“其他服务都没开通,没啥用。”
是的,有了“种子用户”并不代表happy ending。我们走了弯路。
一、产品价值不明确。我们向用户传递的产品价值不聚焦,折扣、优惠是运营手段,并不是产品价值,但是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太过强化这一点,导致用户认知的偏差。
二、种子用户定位不明确。初期积累的用户不完全等同于种子用户,种子用户的定义应该是理解产品、认同产品、使用产品并传播产品的用户。但事实上,这里大部分用户是被补贴吸引过来的,传播也是基于利益刺激,他们不关注我们赋予产品的灵魂和我们倾注的用心,因此对bug的容忍度很低是自然,也会对产品迭代产生各种质疑,更喜欢拿我们的产品去跟其他产品比较,且特别发散。当然我们不是排斥这些意见,但是,话不投机应该都有体验,你在跟他谈诗和远方,他只关注菜米油盐。当然,根本问题也在于我们,定位不清晰带来的困扰。
三、业务发展滞缓。尝到了补贴引流的甜头,我们在产品上过分看重补贴功能的深化和迭代,占用了较大的资源(时间及开发成本等),错失了大力发展实际业务的时机。这是产品战略上的失误,我们沉浸在扭曲的数据增长带来的快感中,我们误把营销工具当产品核心功能,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快速规划实用业务,延伸产品价值,黏住用户,引导产品良性发展。
总结,血的教训,给自己,也给大家,在启动种子用户之前,先想清楚几个问题:(其实就是本周作业的第一个问题。。。)
产品的核心价值——核心功能及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啥?
为谁解决这些问题——用户在哪里,他们要什么?
种子用户如何维系——种子用户的筛选、引导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