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文章的动力越来越小了,看文章的耐性也越来越差,那些关注的公众号文章,很多是看一下标题,然后一手拿着手机,另一只手的食指就像数钞票似的,快速的翻到底,然后得到稍许的满足感——此文已阅,无它!如果再懒一点的话,就是一只手握着手机,直接就让大拇指去划了,好似念了个佛珠!
虽然写的不多,但心里面还是很羡慕那些可以日更文的人。因为这是一种信仰,就像爱好跑步的人一样,明明跑完身体会很累,但如若不跑,心里面的那种缺失感更让人难受。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每当我长跑的时候,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村上春树
我很怀念那段为了写满100篇拿原创标志的日子,那时候一心只为了能够早日拿到原创标志,那是一种期待不期而遇的期待(就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但你坚信它迟早会来!);
那时候有一群小伙伴,来自全国各地的写作爱好者,为了日更的共同目标,每日互相鼓励,互相加油,这种正向反馈是非常有用的,以至于哪天不写,就有一种“无脸见江东父老”的感觉。
我清晰地记得我们那时共同的社群名叫:麻雀俱乐部。——真心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就像任何美好的事情总会有遗憾一样,最后这个群还是以我没有想到的结果结束了!我想,我以后还是会以文字的某种方式来留住那个有生命的存在吧。
对于写字,虽然我还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只是喜欢写,并且深刻觉得自己写得还不是很好,这也正是自己还一直在持续这个习惯的原因。
写出来的好处,也许我听过各种版本的解读,所以,这里也就不再拾人牙慧了。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我应该感谢一个人,因为是他才真正让我持续写下来——这也是平生第一次持续做一件事这么久吧。
他是李笑来,一个让我总感觉似曾相识的人,我甚至时常把他的经历与我的经历去参照。可却有一点,他的文风我还是学不来,也许是我逻辑思维还欠锻炼。
我一直跟人说,我是一种文科生的思维,所以,在写字之后很多的日子里,有一些比较随性的写作者,成了我推崇的向往者,比如说和菜头(槽边往事)、张辉(辉哥奇谈)、连岳(连岳)等。
这几个人几乎是日更的大神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看张辉为了倒逼自己日更,还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公布了一个挑战日更100天,这让我更觉得张辉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我喜欢真实的人,不做作的人。不论你是多么高层的人,或是了不起的人,真实,我认为应该是人的本性。这个是不应该丢失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赤裸裸的人,那样是会容易受伤的,甚至是不知道怎么就被人害死了!就好比你在北方应该穿棉袄,你在南方只需穿秋裤就好了。——毕竟环境变了,有时候不得不让自己带上一些伪装。
爱好写字的人,要么给人一种很理性智者的感觉,要么给人一种文绉绉很矫情的感觉。我反思自己的文字,我不是那种以思辨见长的风格,我甚至常常觉得自己只是找一种方式,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这可能也是一种满足自己表达欲的方式吧。
我知道,我离真正的写作者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距离与路程。但值得稍许欣慰的是,我至少还是有打磨自己文字表达能力的殷切想法。就是时不时总想写点什么东西,就像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一样,这至少是我自己的作品。
虽然我知道,这些所谓的“作品”,在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让自己感觉很弱智,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当那一天来临,我更多的会是一种怜惜:哦,原来我曾经是那个样子,我怎么会写出这些东西呢,等等诸如此类的感慨。
正如此刻我的心情,我仍然固执地坚信写字就如跑步一样,每一次准备出发,都会有那么一点点痛苦与反抗,但战胜它,只需要一个什么都不想的理由,跑起来,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