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根科研生花——《思维影响教育》第76-120页

        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提到科研,无疑令人头疼,其实我们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向着最可接近的目标接近,这大概就是草根科研发生的样子。它是一种“爱琢磨”的兴趣、“爱发展”的观察、“爱提问”的思维、“爱优化”的行动,说到底是一种不满足现状的“爱折腾”的态度,更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美好、完善人生的习惯,有这样的习惯相伴,教师才会行稳致远,发现价值,不断感悟职业与生命的精彩。

        草根科研发生的显著特性:

        1.眼睛一亮与耳朵一动。这就是说善于研究的老师一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眼睛一亮活耳朵一动中体现了对细节的积极关注,与对问题的高度敏感,这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研究习惯。

        2.眉头一皱与心头一紧。这其实是与眼睛一亮,耳朵一动自然相连的,眼睛的发现和耳朵的倾听,教师自然产生给予自我经验和观念的应对性反应,有的反应及时表现为行动,有的反应暂且尚未表现为行动一定在大脑空间产生或深或浅的印记。

        3.转念一想与大脑一沉。如果说眼睛一亮耳朵一动是草根研究的第一反应,眉头一皱与心头一紧是草根研究的基本反应,那么接下来研究必然呈现三条路径:宽,机思维拓展,深,即问题深化,回,即否定超越,这就是大脑进入深度思考,思想进入多元沉思的阶段,正是从草根科研走上自觉科研的关键转折点。

        4.手头一改与脚下一变。教师给予观察和发现,作出或出于惯性或出以创新的以及更宽、更深、更超越的反应,最终总要表现为行动的改变。

        5.笔头一勤与口头一说。科研的根本价值在于实践,必须体现在文本的呈现和课题的聚焦上。笔头一勤将瞬间的灵感记下来,口头一说,将研究的成果总结发表传播出来,本质上是促进教师科研进一步从自发性、碎片化走向系统化、完善化的自然要求,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之路。

      这十个一是观察、探究、反思、实践、提炼、提升、传播等研究要素的应然逻辑,也是一种自然路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