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竞争的战场上,胜利从来不是偶然的。它是力量的较量,是策略的博弈,更是对竞争本质的深刻洞察。
高山战略,作为中国独创的竞争理论,首次将竞争力量化,揭示了竞争胜利的核心法则:竞争力=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
这一公式,不仅是理论的突破,更是实践的指南。它告诉我们,竞争的本质是以绝对力量对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一、竞争力公式:力量的乘法效应
竞争力的量化计算,是世界竞争战略的重大创举。
竞争力=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
这一公式中,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并非简单相加,而是相乘。这意味着,任何一方的提升都会对竞争力产生指数级的影响。
产品力是根本。它是竞争力的基石,决定了品牌和渠道能否发挥最大价值。
品牌力是溢价。它赋予产品上层价值,让消费者为之倾心。
渠道力是触达。它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完成价值的最终传递。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平均竞争力:2是分水岭
在量化竞争中,我们设定平均权数为1。
即:
平均产品力=1
平均品牌力=1
平均渠道力=1
根据公式,平均竞争力=1(1+1)=2。
2,是竞争力的分水岭。
高于2,意味着你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对手。
低于2,意味着你陷入洼地,被动挨打。
三、高山位置:竞争力的高地
高山位置的竞争力,至少是平均竞争力的2倍。
即:2x2=4。
4,是高山的门槛。
当你的竞争力≥4,你就能以绝对力量对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当你的竞争力<2,你将被对手碾压,陷入洼地。
竞争的本质,就是以2倍、5倍、甚至10倍的力量,彻底击溃对手。
四、突破路径:从单点突破到全面领先
从产品力突破
产品力是竞争力的根本。
当产品力权数≥2,竞争力=2(1+1)=4。
这意味着,从产品力的突破,品牌就有可能跻身高山位置。
案例:苹果凭借iPhone的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了手机行业。
从品牌力突破
品牌力是情感的连接。
当品牌力权数做到3,竞争力=1(3+1)=4。
这意味着,强大的品牌力同样让你有机会登上高山。
案例:耐克通过“Just Do It”的品牌精神,征服了全球消费者。
从渠道力突破
渠道力是触达的保障。
当渠道力权数做到3,竞争力=1(1+3)=4。
这意味着,高效的渠道网络也能让你占据市场的山头。
案例:瑞幸咖啡通过渠道数量与模式的突破,占领了快捷咖啡的市场山头。
全面突破:举重若轻
当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同时突破,竞争力≥4。
这意味着,你不仅能占据高山位置,还能以举重若轻的姿态,轻松应对竞争。
案例:比亚迪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塑造和销售渠道的全面突破,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五、洼地陷阱:竞争力的致命弱点
当竞争力权数<2,意味着你低于平均竞争力水平。
此时,你将陷入洼地,被动挨打。
产品力不足,消费者不愿购买。
品牌力不足,产品缺乏溢价能力。
渠道力不足,产品无法触达消费者。
洼地是竞争的陷阱,唯有突破,才能重生。
六、以高山之力,决胜未来
高山战略,强调以绝对力量对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竞争力=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这一公式不仅是理论的创新,更是实践的指南。
它告诉我们:
竞争的本质是力量的较量。
2是分水岭,4是制高点。
突破,是唯一的出路。
在未来的商业战场上,唯有占据高山位置,才能决胜千里。
以高山之力,碾压对手;以量化之策,赢得未来。
高山战略(版权号:国作登字-2023-L-00312968),中国原创竞争战略,创始人伯明登、沈优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