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福地·赤松故里】——中国襄阳

石刻伏羲山

伏羲是我国传说中的三皇之首、人文始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位帝王。东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记载:伏羲葬南郡(即今日襄阳境内);而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则是襄阳人。因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图腾为龙,故伏羲死后身体化为形状似龙形和足迹的群山横亘襄阳南(岘首,中岘诸山),而掌控宇宙秩序的“规矩”则化为西边的群山,因为山小而险,故称之为岘山。

岘山龙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约70.5米、长约230米的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位于襄阳岘山。“眼睛长9米、高2米,鼻子长18米、宽9米,一个鼻孔可容纳十余人。雕像由国内著名雕刻大师聂承兴负责设计。

习家池

【11.29日襄阳城忆习家池找到出处】

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习家池, 又名高阳池, 习家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 (又 名白马山)南麓,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 25—56 年)。《襄阳记》曰:“汉侍中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菱芡浮水,是游宴名处也。山简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曰:‘此是我高阳池也”

习家池,是晋时襄阳郡中游览的池园,据说是汉侍中习郁所建造。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到这时宴饮游乐。后用为咏名园宴游之典。唐代,习家池是孟浩然、皮日休等著名文学家经常来游历的地方。皮日休还有一首著 名的《习池晨起》,赞美了习家池的妙处:“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 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 逐流怀。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襄阳博物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笠翁对韵》全文及译文(上卷) 书法密码 昨天 15:57 相关推荐 头像 每日书法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头像 书...
    雨荷燕宁阅读 5,543评论 0 0
  • 七 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1。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2。 横醉眼,捻吟须3,李白对杨朱43。秋霜多过雁,夜...
    荷荷花阅读 10,636评论 0 1
  • 杨世灿 释文: 襄阳侯习郁鱼池,郁依范蠡养鱼法筑大陂,长六十步,广四十步,池中起钓台,列植松篁于池侧沔水上,...
    鹿门书院阅读 5,072评论 0 2
  • 外地人鲜有知道岘山这个地名,位于我的家乡湖北襄阳;古代传说伏羲死后葬于此地,身体化为岘山诸峰;史引东汉皇谧...
    霍商效应阅读 5,096评论 0 1
  • 夜莺2517阅读 127,793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