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
商业是逐利的,这本身是商业的本质,也是人性。所以,商家与客户天然是矛盾的,商家想要更多的利润,客人想要更便宜的价格。如何让这个矛盾不至于达到对立或者激化,这个就是商品定价的意义。
茶店与其它商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是低频产品,但却高度具有粘性。这个粘性就很考验经营店铺的掌柜与同事,因为粘性,经营者与客人慢慢都会成为朋友。以茶会友其实就是因为茶本身的粘性特质。而对于朋友,那么商品的定价就更加的困难了。
关于商品的利润有一点可以参考,就是看它是高频产品还是低频产品,比如关乎民生的粮食这个利润一定是很底的,还有产品标准化竞争比较全面的产品利润也不会高,比如家电,汽车。
作为高频的民用的碗碟瓷器利润底,而作为低频的茶具陶瓷产品利润则会高一点。
商业的发展让效率提高,效率提高也会让产品价格下调。市场化非常高的欧美市场,商品的利润都会比较底,甚至有严格的利润规定,商品毛利过高会被处罚。而在中国,还没有达到这么健全。所以,在中国小公司小门店林林总总,多如牛毛。竞争这么广泛,那么销量一定是很有限的,自然的,利润是底不了的。
我所在的深圳,成规模的茶城一二十个,街铺更是一条街上好几家,喝茶的人有那么多吗?其实不然,就我所住的这栋楼,我知道的,喝茶的没几个。茶的销量有限,而要养活这么多的商家,那么只能靠较高的毛利来维持。
实际上这些茶店的日子不好过,如今送礼的大不如前。关靠大家喝掉这部分茶消费,很多人已经只能算是勉强维持。淘汰是必然的。销量不大,再多的利润又有什么意义。
清谷产品的利润,好些客人其实已经知道了,我也有拿客人的产品来卖,比如安吉人阿华,我就有拿她父亲采摘的安吉白茶来卖,平常来货的时候,有些客人也看过我们的成本价。有一次帮大赖先生订一个杯子,他要落他名字的款,结果厂家做了两个,没办法,多出来这个我也卖不了,只能成本价给他,所以,也把来货单也给他看了。
我不怕客人知道产品的毛利,但是我怕的是客人们不理解。而事实上大部分人是不理解的。凭什么你从工厂拿100块的东西,要卖给我200块。
我先讲一下律师行业的收费,你问他们几个问题,他们是收费的。这个可以理解吗?他凭什么说几句话却要收这么多钱呢?他凭的是,他近十几年的用功读书,甚至加上十几年的从业经验,他因为这几十年的努力才有资格给你说几句话,而你也得为这几句话付费。
我从05年毕业,一直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与茶行老师傅学习,看相关的书籍纪录片,努力的在茶这行业里达到专业。然后我用我的专业知识挑选产品,把关质量。卖茶和茶具与卖一瓶矿泉水不一样,我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
茶与茶具有很多是个性化的东西,比如单株我要向你讲明这是哪一年份,哪个山头所产,这批次货的特点。柴烧杯了解的人也少,他与传统柴烧的区别,他与今天气窑电窑的区别,他手工的特点等等。所以你买的也不仅仅是一件物品。你来到我的店中,坐在我的对面,我告诉你你所购产品的所有细节,甚至这件产品与你生活的契合。你买的是一组服务。
所以,毛利的问题。我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总体毛利底于40%,我会亏本。而我开头就说了,亏本的生意没人做。
像金灶电器等品牌产品,我们的毛利只有10%-20%,其它产品的毛利则要高一点,这才能保证我们的总体毛利。
不过,今年开始,我们已经有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以前我们觉得茶行里,就算薄利也难多销。今年我拿一款原价240的紫砂壶,全部调价为190,降低了25%的毛利,大量增加款式。结果可以说是大大提升了销量。所以,虽然我下调了单品的毛利,因为多销,我的总体利润并没有下降。
你会发现有些原价10元的杯子,现在只要6元,有些清货产品5折,留存5、6年的普洱价格没变过。我不管市场价如何,我只按一个合理的毛利率来定价。我有一款次顶级的蜜香红茶,市场价600到1000不等,我只卖360。不信,你来试试!
如果我的总体销量能提高50%,那么我会再下调10%左右的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