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三次死亡

                  挽歌其三

         荒草何茫茫, 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 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 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 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 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 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 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这是陶渊明写的一首自己死后的诗,当然这时他还没死,他只是写自己死后的场景,老师给我我们讲了当时我们中国的人都很忌讳人死的,但为什么陶渊明要用这么多文字来写呢,从他描写死亡的时候可以看出来他多少是有一点怕的因为,在死亡来临时大多数人都是恐惧的,从千年不复朝,我读出了陶渊明知道人死亡后将千年见不到每天的太阳,而这句前面的幽室一已闭,说明了如果棺材闭上了,将千年不会看见,而最后一句描写亲戚中有人还有些悲哀,别的人却已在欢乐歌唱,把我忘记。既然已经死去还有什么话可说,我已把身体寄托在这山峦之中了。我读出了诗人表达出,死亡后如果我的亲戚朋友儿女把我忘了,他们也许会有新的生活吧。

    我个人觉得人一生中要死亡三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在医院心跳仪器上显示一条直线,这时你没有了呼吸,你可能还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回忆你的这一生。

    第二次死亡人们帮你推进焚化炉,你的身体变成了仅剩灰烬,这是你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丝灰尘,你的家人抱着你的骨灰盒,在你的遗像面前哭泣,舍不得你的离开,舍不得你去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你没有了知觉,你可能可以看见你的家人流泪,你想拥抱他们,想给他们安慰说你没事你很好,可是你发现触碰不到他们,他们也看不见你,你也许会默默哭泣,你看见了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很难受吧,这一次你离开了你爱的人,和你爱的人。

  而你的第三次死亡,也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死亡,是连最后记得你的人都已经忘记你了,你在这个世界上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那个冰冷的墓碑,那个最后记得你的人把你忘了,你也慢慢习惯了,因为这是第三次,一次比一次残忍,你的记忆慢慢在消失,对,没错,你彻彻底底的消失了。

  这也许就是陶渊明理解的死亡吧,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最后记得你的人,他把你忘了,你会难过可是谁又能听你倾诉呢,这是我理解的死亡,也许我想多了,也许死亡就在那么一瞬间,但是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

  这就是陶渊明给我的感受,我如果不学这首诗不会想这么多跟死亡有关的事,这是好事让我的心静下来,慢慢想,虽然人们很忌讳死亡,但是这是每个人一生中多多少少要经历的事,可是当那个死亡的人是你的时候,你也许才会体验到,毕竟我没有体验过,谢谢这个首诗让我再次理解死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