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索寓言》里,我们读到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时,是会笑它明明做不到却给自己找借口,还是会想得更多一些?如果试了一次又一次不成功,狐狸该怎么办呢?如果无法改变现实,那可以改变什么呢?在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后,也许再次面对问题时,我们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不妨来点阿Q精神》中提到的“精神胜利法”,是缓解压力、获取“心理平衡”的常用方法。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困难、挑战,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赢家,与其在纠结、不甘、压抑、后悔中消磨,不如干脆放下。但仅仅止步于此,也只是求得一份心安,真正的改变在于行动。用积极的心态去尝试解决问题,才能迎来转机,找到出路。教育者不仅自己要乐观积极,更要让孩子从小学会乐观向上,每天跟自己比,在纵向发展中慢慢积蓄自信和力量。
《晴雨在我心》中“情绪ABC”理论中,A指的是事件、B为信念、C是情绪和行为结果,提出者埃尔伯特•艾里斯认为,“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当一个人被非理性所控制,其行为也会变得偏激、固执甚至极端。思想决定行为,教育者要想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就要从“根”上入手,先改变学生的观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性、客观地看问题,积极给学生创造去体验、尝试、改变的机会,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自尊感、勇气和信心。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的“困惑情境”实验为例,提出“当人们处在感到困惑的情境中时,被引发的动机更强烈。”教学中,教师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问题并不是都解决了才好,“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当学生的头脑中始终停留着他们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学习兴趣就会长期保持,不需要教师一遍遍地讲解,因为自主探索本身充满了乐趣。齐氏效应既可以引发学习动机,但也可能导致过度紧张,造成用脑过度、压力过大。实际运用中要注意调节,引导学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为了明天更美好》从“延迟满足”的心理特点入手,通过追踪研究发现“更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未来成功的希望。”一个人是否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这既是价值取向,更是一种自制能力。如果孩子生活中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得到什么就有什么,各种需求随时都能得到满足,就无法体验“延迟满足”,不愿意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更不懂得感恩、期待、克制、自律和奋斗。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中提到的“马太效应”,生活中常可见到,一个人荣誉加身时别人看他往往样样都好。在父母、教师眼中,是不是也会这样看待孩子?对儿童区别对待会引发很多问题,善待所有的孩子,用尊重、理解、宽容帮助他们自由、舒展、健康地成长,教育才真正落地。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在评价学生时如果仅依据学习成绩,往往会给有的孩子心中种下自卑的种子,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不良影响。世界上每个生命都是不同的,你甚至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尊重差异,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所提出的“互悦机制”,正是“亲其师,信其道”的体现。作为教师,如果能主动表现出对学生的喜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被喜欢的,就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不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反之亦然。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对学生无条件的爱,既爱那些优秀的孩子,也爱那些不够优秀、甚至表现不良的孩子,因为当他们表现得不可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惟有爱,能拥有改变心灵的神奇力量。
教育是一束光,可以照亮未来,可以指引方向,也可以温暖一个个生命。人间晴雨,都是成长中必经的风景,我们能做的,是用爱和智慧,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勇气、自信和向善向美的力量,在岁月的光影里,留下足印,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