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有人在财富自由战斗组中发贴问大家有没有发现笑来老师所教和罗辑思维昨天的推文观点相左。
发贴引用的逻辑思维推文如下:
谈太多理想只是好高骛远而不踏实,认真做好手上的事情,思考做事情的正确方式,保持高速成长,不需要考虑未来,就会比别人更能把握未来。
这段文字来源于罗辑思维2016年12月19日推文《成大事者不磨叽》第5部分“努力是一个忍受枯燥的过程”。
我想发贴者应该是看到了这一句话“不需要考虑未来”。
但我倒觉得这段话,这篇文章和笑来老师说的一点也不矛盾。
一路学过来,我们知道了注意力、元认知能力等等,就是为了学会为未来而活,不要只是放眼在当下,纠结于眼前的得失成败,更不要去猜想做的事有用没用,而应该把功利心好好收一收,注意力放在想要做成的事情上,“做好手上的事情”,开启元认知能力,“思考做事情的正确方式“”,保持高速成长,说不定钥匙在别处!
我不知道发贴者还有没有注意到这一小部分开篇说的是这个:
认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他们经济上的成功通常是被动的,多数都是专注地做一件事,然后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富豪。那些给自己规划“第一个五年要赚多少,然后每五年都加个零”的,往往一事无成。
正如所说,”这些富豪之所以成为富豪,并不是只盯着赚钱这把锁在找钥匙的,他们专注地做了自己手上的事,“一不小心”地成为了富豪。所以成为富豪不是富豪所考虑关心的未来,专注地把手上的事做好做成才是。至于这件在未来能赚多少钱,能收割多少名利,不管!
所以,总结来看,尽管叙述的角度不同,但如果我们可以认真一些,做到一字不拉地阅读,做到多维度地思考,秘籍终究还是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