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百年程氏针灸传习录》第204页阳跷脉阴跷脉

《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
《难经·二十八难》: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灵枢·脉度》:跷脉者,少阴之别 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九页 ,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瞠目,阴气盛则瞑目。
《难经·二十八难》: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跷脉讨论:

1,协调下肢内外侧的运动功能。因阳跷脉分别为足少阴和足太阳的分支,分别起于足跟内外侧,一行于下肢内侧一行于下肢外侧,具有调节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使下肢运动灵活敏捷。如果阴跷脉气失调,就会出现肢体主要是下肢的内侧筋肉拘急,而外侧的筋肉相对弛缓;相反,如果阳跷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外侧的筋肉拘急,而内侧筋肉相对弛缓。治疗时,可以取阴阳跷脉的起始穴照海,申脉组合针刺,分施不同手法,治疗中风偏瘫,下肢运动障碍,足内翻或外翻。

2,司目之开阖。阴阳跷脉自下肢内外侧上行至头面,交汇于目内眦,阴阳气相并,濡养眼目,支配目之开阖。白天阳跷脉气盛,则表现为精神振作,目开而不欲睡;夜晚阴跷脉气盛,则表现为精神不振,目阖而入睡。如果夜晚阳跷脉气盛,则目不能闭合,表现为失眠;如果白天阴跷脉气盛,则目不能张开,表现为嗜睡。亦可用照海、申脉组合治疗。这两个穴位都是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阴阳跷脉,两穴协同起效,可调和阴阳,既可以治疗失眠,也可以治疗嗜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62评论 0 33
  •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李伟需阅读 5,829评论 0 1
  •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
    李伟需阅读 9,107评论 0 1
  •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
    时光波阅读 14,321评论 0 9
  • 今天开始看《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这本书,读到第一章,也是第一种写作的入门训练“自由写作”,第一个主题就是“爱是.....
    三五_阅读 1,774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