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膐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颊,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释文:1,关于足太阳经内行与外行并行规律的理解。
足太阳经入络脑后,还出别下项,分为两支,一支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另一支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两支并行于脊柱与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即膀胱经第1,2侧线。其穴位在背部自上而下规律排列,其主治功能与躯干内部相应位置的脏腑功能相关。最为明显的是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背俞穴。
2,关于“从巅至耳上角”和“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的理解。
为什么足太阳经要经过足少阳经的循行部位呢?头痛经络辩证可以分为“太阳头痛”和“少阳头痛”等,但有许多患者很难区别具体头痛部位,而称为“偏正头疼”,足少阳经在头侧部位路线中有一支就非常靠近足太阳经,所以,从巅至耳上角,提示足太阳经与足少阳经在头痛的临床诊治中存在关联性。
而腰痛引起的下肢痛,也存在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和非典型坐骨神经痛,后者多由腰臀侧肌肉痉挛损伤引起,多为钝疼,无麻电感,仅放射到臀外侧(髀枢)、大腿外侧(髀外后廉)。故足太阳经在腰骶和臀部分为两支,其中一支经过髀枢和髀外后廉,与足少阳经重合,对临床诊断有提示意义。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入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
释文:1,对“是动则病”的理解。按照症状出现的部位,可以分为两类疾病 一类在头项部,一类在腰脊下肢。“冲头痛”可以理解为风寒袭表、太阳经气逆乱而引起的,包含眶上神经痛和枕大神经痛等头枕项部疼痛的太阳头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以上诸证均与“太阳风寒”这一病因相关,可能出现在一个“太阳风寒”患者的发病过程中。
“腘如结” ,当坐骨神经痛发作时,在小腿背侧,背外侧均能找到明显的痛点,刺之坐骨神经痛多即刻缓解。程氏针灸将此病候理解用于腰痛(足太阳经证)的辩证选穴中,形成特色的以触诊取穴为基础的“经络辩证治腰痛法”。
足太阳经的循行所建立的,其病候所描述的是头项,腰脊和下肢背侧三者间的特殊联系。
2,有关“是主筋所生病”的理解。足太阳经的病候中没有膀胱腑病,是故不能以“是主膀胱所生病”来概括。太阳为巨阳,行身之后,经过斜方肌背阔肌、臀大肌、腓肠肌等人体背面大的肌肉, 足太阳之筋亦为经筋之首。如果阳气受阻,不能化生精微,则筋肉得不到濡润而出现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疼痛,以及头痛项强脊痛目黄泪出鼽衄疟等一系列外感症状,神无所养而出现狂顛等神志病症。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
释文:1,足太阳经别“离”在腘窝,“入”在肛,“属膀胱,散之肾”,与足少阴经的循行十分相似。足少阴经穴位与足太阳经穴位一前一后,此处足太阳经别的循行与足少阴经暗合,恰恰回答了这个问题。
《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其病: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释文:飞扬至昆仑,均与足少阴经对应分布于跟腱的外侧和内侧,飞扬直刺可刺至足少阴经,建立了表里两经的联系。足太阳络脉的病候,均与鼻有关。其中,鼽,指鼻流清涕;窒,指窒塞不通气;衄,指鼻出血,去飞扬穴治疗。
与鼻联系密切的经脉有: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和督脉。这使针灸治疗鼻病多根据经络辩证选穴治疗,例如程氏针灸治疗鼻炎的“鼻六针”,就包括手阳明经的迎香和督脉的印堂、水沟。而循经远端取穴中,除络穴飞扬外,足太阳经自委中以下共14个穴,其中就有9个穴位主治鼻病。可见针灸治疗取穴原则并非按照藏象学说“肺开窍于鼻”仅取手太阴经,而是根据经络与鼻窍之间的联系循经取穴。,包括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
足太阳经委中以下治鼻病穴位有:
承筋:腘横纹下五寸,腓肠肌两肌腹之间。“主大肠实则腰背痛,寒痹转筋,头眩痛,虚则鼻衄,癫疾。。。”(明堂);“鼻鼽衄”(铜人)。
承山:“主寒热篡反出。癫疾瘛瘲。鼽衄,腰背痛,脚腨酸重”(明堂);
跗阳:这个好隐蔽,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主痿厥,风头重,頞痛,枢股腨外廉骨痛,瘛瘲,痹不仁,振寒,时有热,四肢不举”(明堂)。“头重頞痛”(铜人)。頞,鼻梁,鼻根,眉心。
頞,鼻茎也。从页,安声。——东汉·许慎《说文》。
飞扬:主治头面部,局部病症。常用于头痛,眩晕,鼻衄;腰痛,腿软无力;痔疮。
昆仑:主治头项及腰腿病症。常用于头痛,目痛,鼻衄;颈项强痛,腰痛,足踝肿痛;癫痫;难产。
京骨:“痉,目反,白多,鼻不通利,涕黄,便去血。”(明堂)“鼽衄血不止,目眩”(铜人)“鼻衄不止,灸之宜泻,立效”(窦太师针经)。
束骨:“主鼻衄,身黄”(针方六集)。
足通谷:主治头项部病症。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鼻衄;癫狂。
至阴:主治头面部,胎产病症。常用于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足膝痛。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出于頄。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扭痛,不可左右摇。
释文:1,“起于小指,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从描述看,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符合这一条件。
2,小腿背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的肌肉指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跖肌和比目鱼肌,它们在跟腱汇聚并止于根骨后面。三块肌肉上结于腘,下汇聚于跟腱并包裹足跟底部,这是“跟肿痛”的解剖学基础。
3,关于“上挟脊上项”的理解。脊柱两旁足太阳经循行路线上分布着髂肋肌、最长肌、棘肌、大小菱形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头半棘肌、头夹肌、颈夹肌等肌肉,这些肌肉的劳损损伤,可出现“脊反折,项筋急”的症状。
4,背阔肌,斜方肌,“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以这两块肌肉为代表的背部肌群,是“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以左右摇”的解剖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