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4月15日
阅读内容:241——252
金句摘抄:
历史竟是这样的浪漫,在祖国的西北大漠和东南沿海,各用两棵树来标志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左公柳见证了新疆的收复,沈公榕却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的诞生。
以一簧为始基,自古天下无难事
致九泽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
开山用大斧,乱世用重典,向来成大事者必用铁手腕。
以儒学立国,好的一面是礼仪廉耻,修炼人的品德;琴棋书画,修养人的心性。好的一面是重温轻功轻伤,更不研究自然之理在唯心和自我陶醉。中生活个人自我感觉顶天立地,国家自封为天朝,闭关锁国。
上溯一百年,我国的教育体系里只有文科,没有工科,知识体系里只有经、史、子、集,没有自然科学。
批注:自古至今,中国的教育依然重视的是文学类的文章,实用类的文章很少,推荐阅读的名著里,也依然以文学类文章为主。尤其今天的教育,更是以分为主,以死记,得高分为主,读一读沈公的办校章程,会发现,在培训人才上,沈公是高手。
沈葆桢借船政,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出了近代教育,催生了近代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人才,牵动了历史。
历史上一个小小的决定,可以影响历史,影响某一项事业,这就是成大事者的眼光。
只见他顶戴花翎,身披长袍,手执一卷文书,许是新船的设计图或是将要上奏的船政方案。海风拂动他的长袍,他挺身眺望着碧浪滔滔的大海。他看见了什么?看见了150年来海面上滚滚不停的巨浪,看到了头上的天空诡谲多变的风云,他还在翘首瞭望,他放不下这颗赤子心。
批注:当你彻底研究了这个人,你就对他有了情感,有了敬佩,于是,一尊雕像,也就有了人的思想。生命会失去,但精神永长存。
整个树形昂首向东,指向古钟楼,如一匹伏枥的老马,随时准备飞腾上阵。
批注:此句虽在写树,实写沈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决心。
论语里只有礼义廉耻,而没有物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