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档本来要写写知识分享类文章的,选题在著作权侵权和非法转租之间徘徊。忽然刷到了邯郸3个初中生杀害同班同学的文章,带着些许的好奇和探究心理,我跟进了一下目前的案件进展。
心情从“震惊:怎么会有这么小的孩子合谋杀人”,到“惋惜:这个孩子的父母长辈得有多难受”,再到“纳闷?这帮媒体一天到晚都在调查些什么东西啊”,遂决定放下法律的这个工具,今天我们来聊聊人这个主体。
“震惊”
因为一般认知下的合谋需要有共同犯罪故意,三个初中生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放学之后也各回各家,大部分交流都发生在校内的情况下,竟然能有这么有条不紊的共同故意。这恐怕是成年人都未必能够严格施行的“效率”。犯罪嫌疑人在初次实施犯罪之前能够想到如何处理尸体,如何统一口径应对别人的询问实属计划周详了。以至于大家从明面上都没有发现端倪,还是通过监控记录才锁定的犯罪嫌疑人。不禁让我想调侃,如果他们心存善念,把为非做歹的这股精气神用于合伙创业,估计假以时日也能做出点名堂了。
“惋惜”
人死不能复生,被害人家属做的挖坑实验、全程旁观的尸体检验过程,与其用文章中的“巨大痛苦”,不如替换成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巨大亏欠和自责。他或许在尝试理解儿子生前的遭遇,在尝试探求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他一遍一遍重复着他记得儿子喜欢看海,每一声海浪都好像在提醒他,爱看海的那个小朋友不在了。
“纳闷”
媒体按理来说是最煽情的所在了,律师们办案常常很害怕和讨厌他们,因为一些没有事实证据的细节,被三人成虎七嘴八舌地讨论过之后就好像是证据确凿了一样。大众们更喜欢相信他们所认可的,而忽略了法律和证据规则,这或许也是感性的副作用吧。看完案件报导,我又随手翻了翻其他的公众号评论,准备好痛哭流涕。映入眼帘的却是“被害人父母离婚”“父亲在外务工”“如何沟通才能让家庭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看的我满脑子问号?
这帮人在讨论啥呢?!为什么不讨论一下犯罪嫌疑人的家庭组成?家里几口人,谁把孩子带大的,为什么在接受被害人父亲询问下落的时候拒不开门,是不是已经知道实情了隐瞒不报?为什么不讨论一下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条件?三个初中生是不是在向被害人索要钱财,是出于确实贫穷还是单纯的恶意,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他们的父母是不是在外务工?为什么不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教导孩子知道善恶不犯罪,不包庇他人犯罪也不帮助他人犯罪?
真的是越看我越无语。所有人想到伸张正义,被提到的永远是法律,但除此之外呢?大众的正义感只停留在吃瓜的时候狠狠同情弱者吗?我们的镜头什么时候可以不再对准受害人的一家过得有多凄凉?这除了煽动一堆不知真相的群众没有证据地同情弱者以外,永远都会在案件热度过后变回海浪的余波,最后大家只得出结论,大海的浪花下埋葬了好多“可怜的人”,这世界上邪恶的人依旧很多……案件的警示意义微乎其微。
真的希望媒体们能够别把博人眼球作为流量的第一要义,在伸张正义的路途上除了感性的同情弱者,更应该有条条框框的规则。我甚至都觉得,讨论讨论拒绝开门的犯罪嫌疑人家属是否构成包庇犯罪,都比研究被害人父母现在都有多悲伤要来得实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