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养后的苦涩人生路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是一个被送养的女孩,收养我的家庭以及亲友对我很好,至少已经给了我他们力所能及的所有。

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仍旧走了一段很苦涩的路,无关贫穷富有。

一、“听话”。

我这短短的二十几年里,没有过明显的青春期,一直到现在,我的邻居、长辈、族亲戚友对我的评价都是“听话”,自我记事开始,从没有过任性,三四岁时搭着凳子做饭喂猪,放学以后不需要任何人说就知道去放牛干活,长辈说我从来不会还嘴等等。

现在每每与同事聊起童年趣事,我竟然一个都没有,他们不知道我也曾无数次幻想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也曾想要真正做个可以撒娇任性的小孩儿。

二、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现如今,我很明确收养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瞧不起我或者把我当外人看,但是当年那个小小的我并没有认识到。

上小学以后,对于“父母”以及“亲生”、“领养”都有了初认识,村里的邻居长辈,对“心理健康”没有任何意识,周围发生的事都足以作为他们的谈资。

那时候我经常被问起“你晓得你亲生爸爸妈妈在哪里不?”“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你是捡来的”这一类的话,我从出生不久就在这里了,起先对于这件事没有任何感觉。但是禁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调笑盘问。

久而久之,我的耳边脑海算是“你是捡来的,你不听话就不得要你。”“你莫和堂兄妹这些争东西吵架,别个比你亲些。”等等。

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始终铭记着,凡事谦让兄弟姊妹,不能提任何过分要求,甚至尽量少提要求。

我的年少时光,没有主动提过买零食,没有提过买衣服,就连生理期卫生用品也是从饭钱里面省出来的。

三、孤单。

这一点,可能与家庭经济条件有关系,但我认为与我是“养女”的这件事关系更大。

因为当时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寄人篱下的角色,所以永远都想不开嘴要什么,要吃穿用品是这样,要家人的关注也是这样。所以我一度把自己弄成个脏小孩破小孩,自然也没有人愿意走近我,我也始终迈不出步伐靠近别人。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我能够有时间和有能力自给自足。

四、自卑。

我见识短浅。

小时候,因为没有资源,没有出过门,所以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就连火车地铁,也是上大学才见到。

长大后,我已经跟不上节奏,懂不起同事朋友聊的大牌,当然,因为从小经历过三餐不果腹,所以长大了也舍不得花钱去了解所谓的大牌或者高档产品。

五、信任危机。

我的爸爸,未生而养我的爸爸,我最亲的人离世后,我再也没有相信过任何人任何事。

虽然我知道这世间还是有很多全心全意爱我且不求回报的人,但是我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意依靠他们,这种思维,让我恐惧家庭,更恐惧婚姻。

作为一个被收养的女孩,即使被被很好地对待,我依然会觉得这种照顾呵护,随时会离我而去,随时印证所谓的“爱会消失”。

看似如今的我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但是夜深人静,不知多少次泪湿枕旁。

如今的我看似大方从容,温婉善良,我只是在极力压制那些黑暗绝望。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为人父母者,求求多费心亲手抚养孩子成长,寄人篱下的个中滋味,我的话语文字,未能描述出千万分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