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舒适区直面未来,你还需要明白这些

下班在地铁上听到邻座的两位姑娘在聊天,其中第一个姑娘抱怨道:要是我能够3年前能够知道今天的自己会混成这个样子,那么我一定不会选择这条路走,跳出稳定舒适的环境下,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技能。

另一位姑娘回应道,其实现在的你也可以跳出这个舒适的环境,怎么也不枉你的想法呀,去做了,不也比将来遗憾好呀。

第一姑娘的语气顿时焉了下来,她露出了惊恐的表情,要是有能够时光穿越就好了,现在生活已经允许我跳出舒适区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我没有办法去预知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更不敢茫然的跳出本有的舒适。

她话倒是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也曾幻想着有能力去感知未来,好让自己看见自己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可是这种想法也就只能存在大脑表层中,就渐渐的褪去了,因为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呀。更不敢轻易地为不确定的未来下赌注。

未来学家丹尼尔·伯勒斯和畅销书作家约翰·戴维·曼合作著称的《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一书中提出“远见力”一词,让自己如何看到不可见,洞察先机遇见未来。

说实话,我就是被这本书的前言所吸引的,远见力能够让任何人窥见并塑造他或者她的未来,从真实的任务找真实的事情,看到真实的未来。

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就曾有这样的事实存在,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过多的忙碌,因为个人思维,已有的经验,所触及的客观因素阻碍了我们看到未来,更是我们没有掌握系统的方法与原则去理解未来。

丹尼尔·伯勒斯和畅销书作家约翰·戴维·曼合作著称的《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在书中提到理解未来要从七个方面入手:

第一:确定性开始,掌握硬趋势与软趋势,明白历史不会骗人,未来假不了的信念里把握行动准则,不要被未知数所蒙蔽,检查你所从事的行业,把所有的软趋势列出来,找出一定会的与可能会发生的过程。

第二:洞察先机,作者在这一章节提到,未来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到海水倒退,知道海啸即将发威,还有另一种人什么也没看到,而厚着会陷入铺天盖地的乱象,前者则会发现前所未有的契机。

第三,变革,这一个原则里面最值得借鉴的就是行动准则,他告诉我们一个人要面临着变化意味着做同样的事情,只与别人不同,而变革就意味着要做之前不一样的事情,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就一开始说的跳出舒适区。这也意味着一件和很彻底的事情就是,你不去做,别人就会去做。

第四,跳出你所面对的问题,不要妄下判断,先入为主的判断和下意识的评估,无论它们表面看起来多么合理,往往掩盖了真知灼见,我们要跳到终点线,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解决方案,效果各异。

第五,反其道而行,是7个原则中,我研究最久的一个原则,作者用了很多案例去验证这句话的事实真相,探索与常人关注相反方向去寻找答案,关注没有人关注过的领域,做他人没做过的事,更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最后两个原则分别是重新定义和再创造,而后是主导未来。

合上这本书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很多之前不曾敢向的方向,内心的焦虑瞬间也慢慢的开始舒缓开来。

其实我们之所以不敢跳出舒适区,无非就是害怕走出去后会比现在的状况更差,这一切更差很可能就是自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未来,没有掌握该有的技巧。

而丹尼尔·伯勒斯这个家伙用了很多很多案例,给我眼前画上了一条可遇见的未来趋势,一步步去问自己这样的选择有那些优势与不足,将来的发展会如何,借助他所说的软趋势与硬趋势给自己测评,慢慢的行动起来。

大多数人担心未来,不过就是没有把握而已。

当我们不敢跳出舒适圈又极度渴望改变自己的时候,有没有多花点时间去思考呢?还是任由一边抱怨一边生活?

别在抱怨没时间,害怕不确定的未来给不了自己的一切,实在理不清楚,就看看丹尼尔·伯勒斯这个家伙的这本书,说不定你会有更大的改观。

我们可以选择一条自己能够承受的路走,但绝不能在自怨自艾中度过此生,知道未来的一天遗憾悔恨中度过

请好好对待自己,让远见力来帮助你,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行动起来,不要再说未来不确定而迷茫,好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丹尼尔·伯勒斯(Daniel Burrus)——未来学家。未来学家?看到这儿,我是哑然失笑的,在我的记忆里,预测未...
    任淼淼阅读 6,291评论 0 1
  • (一) 初识昊昊 今年新接手了一届四年级学生,没几天便认识了一位小胖子——昊昊。他长着圆圆的脸庞,浑身肉乎乎的。他...
    平静75阅读 2,481评论 0 1
  • 使用指纹解锁非常简单,二步搞定。(只适用于真机) 1:检查Touch ID 是否可用 2:获取指纹验证结果 需要导...
    Song1025阅读 4,831评论 0 1
  • 1
    s小语阅读 1,183评论 0 0
  • 人人享受相同的商业保险,结果可能是: 1.保障范围小,保障额度低; 2.政府不断财政补贴,转移财富; 3.人们还是...
    干土阅读 1,3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