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六点多被热醒了,开了客厅大门阵阵冷风向我袭来,瞬间抱了下自己的手,往脚下一看,静静的躺着两只鸭蛋,心情莫名的就变好了。
当我妈妈在煮粥(给小狗吃的)的时候我就说:“妈妈煮面条给我呗,”然后我妈妈说,“你自己不会煮吗,就是懒。”听到这话,我就不想跟我妈说话了,难受,动不动就有语言暴力,让我整个人心情都感到十分的低落,如果不是我觉得自己煮的面条没有我妈煮的好吃,我才不叫呢。再联想以前的妈妈对我说的暴力语言,心情就更不是滋味了,大人总以为我没有打小孩就没有伤害到小孩,可你不知道的是对小孩使用的暴力语言有多伤人,甚至有些把小孩伤的一辈子也抬不起头。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我说的语言暴力是什么?_?
我们中国人常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啊。想一想当别人说一句,“你怎么这么笨”“这么蠢”的时候,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首先心里是感到愤怒,那你意识到了吗?这些就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又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就是上面我们说的笨、蠢,称为过分的诊断。我们经常会像一个医生一样给别人诊断病情,当看到我这句话时,很多人都会回应说:“我没有啊。”不,你有,只是你没有意识到,比如说,你现在正在逛街,忽然看到很要好的同学向你走来,并且走的很快,你的嘴角正要上扬着同她打招呼,她便像风一般从你旁边擦肩而过了,这时你就有种种猜想,“她怎么对我视而不见?”“她是不是看不起我?” 你看,现在是不是很像一个医生在胡乱的给别人诊断病情。别人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被你过分的解读。回到那位同学那里,说不定她是有什么急事呢,现在心里正着急着,所以没看到你。再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小孩正在玩手机,这时你的心里就会有一个声音说“这小孩不认真”,或许他在用手机学习呢,就算在玩,那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你又不是他,凭什么去这样想人家。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觉得对方的价值观与我们的不一样,所以我们就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他,从而远离他。这就是第一种类型,过分的诊断。
第二种类型,否认,否定。
有一天你的邻居来你家找你有点事,刚好看到你的小孩在看书(因为考试的日子就要来了),就随口夸了一句,你这小孩好认真啊,然后你就回,都快考试了才看,有什么用。(此刻你一定不知道的是,你的小孩被你伤害了!你的小孩心里就会想,那现在看书没有用,那我以后都不看了,你说我笨,那我就笨给你看,于是你的小孩算是被你的一句话给毁了。原本你只是想谦虚一下,但是你并没有顾及到你孩子的感受,小孩需要鼓励,而不是打击,你老打击你的小孩,自信都没了,以后他会有出息吗?) 再比如说你的朋友现在很难过,你就说不要难过了,有什么用吗?一点也没有。
第三种类型,命令,说教,威胁。
比如说,你快点把垃圾给倒了,你马上去给我写作业,如果你今天没写作业,就不用吃饭了,如果是你听到这些话,你的心里肯定不舒服吧,何况小孩呢?还有一种它很隐蔽,叫情感勒索,举例,这些菜是我特意煮给你吃的,吃多点 ,可是你并不想吃,这时你的心里那个难受呀,不吃,辜负了人家的心意,吃吧,自己又难受。
第四种类型,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当我们作为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很常听到的话就是,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该认真认真看书,努力学习;作为一个妈妈,有人就会说,你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听到这些话,就会有隐隐的不舒服,思想什么的都被框住了。
以上就是语言暴力的四种类型,简单说就是听着让人感觉到不愉快。
每当我听到家长对小孩使用语言暴力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心急肉跳的,小孩那么的稚嫩,怎么禁得起你的语言暴力的伤害?其实每个小孩在小的时候都有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关键在于你怎么引导和培养你的小孩,你有没有经常鼓励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你有没有在做关于他的事情的决定时问一下他的意见?不要以为小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小孩正在观察你们,你们怎么做的一件事情都会在小孩的心里记着,小孩也会去模仿你们,你们是什么样,小孩就是什么样,你们怪他没出息,可是有反思过是谁的原因吗?
写着写着忽然有点不知所措,希望能给别人一些启发吧,也特别希望有了小孩的爸爸妈妈或者即将有小孩的准爸爸妈妈,都能学着多去了解你的小孩,了解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爱好,喜欢什么,应该怎么去引导。语言暴力真的很伤人,凡是经过语言暴力摧残的,伤口都很难愈合,有一些就没办法愈合了,所以下一次当你要开口责备他时,想一想他会受到的伤害,再衡量一下要不要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