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意的诞生,一个爆款的产品,往往都意味着背后一群人的努力,而文案就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的卖点能否打破用户思维固有的传统,用户对你的产品信不信任,很大部分都取决于你的文案,而文案人是除了采购产品外最了解产品的人,产品的每个部分,每个卖点都会在文案人的心里反复揣摩,最后写出产品知识与营销相结合文案。
当你在看那些成功的营销文案时,往往你都会感觉充满了赞叹,并想这些文案究竟是怎么写出来的?因此今天就带大家探讨成功的文案都有那些特点!
1.特点专一
在说明这个点之前首先得明白一句话,那就是“舍就是得,少即是多”,将这句话仔细理解,不要试图把一件产品的卖点全部一盘托出,全是卖点等于没有买点,无论在国内的文案实践者是这么说,国外的大师们同样如此!
一篇文案如果你在写之前便列一个提纲,将所有的卖点从上至下排列,然后在开始写后将所有卖点一一阐述,那么恭喜你,留给用户的只会是:“你说的都是啥,你想表达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因此不要总认为你的卖点很多,每个卖点都十分好,但在文案中这个方法可不奏效,只有突出核心卖点才能让顾客记住产品的特点,其他的卖点只能辅助主卖点,属于主副关系。
你同样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环境下,推出不同的核心卖点,而且每次只能阐述一个,从而让卖点专一,集中突破,从人群需求阐述核心卖点。
无论你有多好的卖点,一定要把讲述的对象搞清楚,不同圈子的人有着不同功能的语言,只有锁定了精准人群,讲出打动他们的卖点,哪怕只有他们听的懂也没事,所以不同的圈子,卖点也不尽相同,产品特点一定得专一。
2.连系周边事物
当你的目标人群出现了,卖点也相对专一了,下面就得建立用户全新的认知了,那么如何建立顾客全新的认知呢,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举个例子:
西柚是亚热带水果,皮薄柔软,果肉分瓣,颜色从淡黄色到珊瑚色,水分很足,而且香甜扑鼻。你试着想象,这个柚子究竟长啥模样?此时估计大多数人脑袋里都是摸棱两可的迹象。
那我们试着换一种方法介绍:
西柚为一种小型柚子,形似葡萄,皮像柑橘一样柔软。
这时估计你就能猜出来了,脑海里浮现出类似于葡萄,柑橘的形状,个头不大,又薄又软的某种东西,这就是日常需要建立的全新认知了,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往往只会利用我们熟悉且能联想到的周边事物,也就是人们只会用过去的认知去理解。
对于一个不懂背景环境下的人来说,大量的描述只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建立全新的认知,与周边的事物相连接,这样理解全新的事物才会变得容易接受。
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第一代的iPhone出世,站在发布会上的乔布斯,并没有直接讲,这是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因为在当时那个时期,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概念,那么乔布斯怎么说的呢?一个ipone=一个大屏ipod+一个手机+一个上网浏览器。
说完之后人们就懂了,乔布斯直接利用了人们已经熟知的几个概念,从而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就明白了,简单又纯粹。只有用户对产品建立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后,才会对你的产品优势感兴趣,从而进行消费。
3.展现产品惊人的效果
当顾客对你的产品感兴趣了,接下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信任问题,这时候文案的专项就是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事实证明,才能跨越之前所塑造的一切。
文案界熟知的大神,大卫奥格威就曾在多部著作中进行了阐述,那就是他讨厌空洞的形容词,只喜欢让人信服且惊叹的事实。
因为一堆空洞,模糊不清,抽象的名词无法让用户建立全新的认知,更不用说产生信任感了,只有丰富的细节具体化,能产生画面感的词句才是文案人所需要具备的。
河南有一名销售经理,为了展示丝袜的质量,他把八岁的儿子装了进去,提着儿子展示丝袜的性能,结果就因为这么一个举动,视频传播量非常广,效果十分不错,一下子便将丝袜的销量提升了好几倍。
这个例子就鲜明的展现了惊人的效果,顾客只会关注实际的效果,这个结果无论用于任何文案,都是一记重拳。
4 .顾客证言
前面阐述了一堆客观案例之后,后面最为重要的那就是口碑了,如我们上荔枝微课购买一个课程,每个课程下面都有一轮名师的推荐,以及学员的真实评价,需要买课程的小伙伴,就会仔细观看下面的评论,毕竟顾客口碑才是效果的间接保证。
但有些产品下面会有一些”伪好评“,写的看似很完美,但是”太过完美“就会暴露出一个问题,好好的顾客证言活生生的写成了硬广,很像水军的自夸,顾客一看就知道是广告。
对此在顾客证言部分提出几点要求:一,评论尽量口语化,就像平时两个老友聊天一样,朴实无华,没有什么华丽辞藻的堆砌,因此人们才会信服。
二.口气一定不同,不同的用户关注的点不同,而且使用某些产品的习惯都不同,而且偶尔还会有点瑕疵而不爽的评价,但这种评价才是用户真实的评价。
好了,今天要介绍的到此先告一段落了,我是苏晓,社群空间站站长,新媒体多平台写作者,想了解更多商业 社群 营销等相关的知识点,记得关注我哦,还可私信我(sp ut 93775),我在这里等着爱学习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