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批判的一个词。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我们,对考试肯定也是深恶痛绝。质疑考试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能起作用的讨论也一直存在。但是,今天听《樊登读书会》里面的一期节目之后,我对“考试”有了新的认识。想要学习好,一味的读书和做笔记其实取代不了间隔性考试的作用。
“刻意练习”是一个最近被炒的很火的词,说的是在学习的时候,对某些很难的知识点或者技巧需要反复去练习,温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我们大脑是会产生“惰性”的。记得在高中备战高考的时候,生物这门课的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所以我们同学的生物书上记满了各种笔记,书中的重点内容被用各种颜色的荧光笔画出来。生物书都快被自己翻破了,脑子里过了无数遍,但重点知识就是记不住。书一关上,就会忘掉一大半。表面上,我们花了好多时间在看书,在“刻意练习”,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脑子已经不由自主的变成“非刻意练习”了,我们只是在一遍遍的“浏览”。
这时候,“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考试”这个杀手锏就被拿出来了。当老师说要进行“周练”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会有紧张感和压迫感。在考场上,我们的脑子处于压力当中,当碰到一道题目的时候,会绞尽脑汁拼命去回想曾经看过的书中的知识点。请注意,绞尽脑汁去想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很锻炼大脑的事情。在没有书可以看,必须凭脑子想的过程中,大脑神经元会形成“可靠的连接。如果脑子里的记忆通过考试的检验是对的,那么这个”对“的记忆将得到强化。如果这个记忆是错的,那么我们通过考试的反馈,会格外仔细去再重新记忆正确的知识点。总之,通过考试的反馈,首先是让大脑”摆脱舒适区“,其次强化了正确的记忆,最后有针对性的让我们去重新记忆那些之前我们记忆有误的知识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其实某种意义上是对我们大脑的一种锻炼。如果没有这种外在给予我们适当的紧张和压迫,那么我们的大脑将会陷入舒适区,反而起不到学习的效果。所以,适当频率的考试其实对于我们巩固知识点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