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书店闲逛,无意间看到《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的两作者又出新书了,写在疫情之后的,迅速的拿起翻阅了几页就停不下来了,奈何时间有限没来得及看完。
《极简主义》这本书对我影响还蛮大的,最初接触这个概念是五年前读山下英子的《断舍离》,那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打扫不仅仅有对生活空间的打扫还有对心灵的打扫,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意识到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对生活的有多重要。
一开始以为的干净整洁就是做好收纳,把物品藏起来或者归置整齐,读了《极简主义》才知道断舍离不是收纳,不是扔东西,而是通过清除生活中不重要的繁杂东西来使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到对我们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健康、家庭等。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存贮的习惯,只有不停的存贮才会有安全感。所以我们通过获取更多的物质来满足内心的空虚,但实际上拥有的越多内心越空乏。每一样物品我们购买到家里都要为物品付出代价和关注,这过多的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我们更为重要的事情上。
开始极简以后
我会定期整理衣柜,不穿的衣物通过支付宝的旧衣回收捐赠出去,每一季只留3-4件经常穿的,这样在添置新衣时脑子也不必烦恼该搭配哪件。定期整理也会避免自己买重复类型的衣服。孩子和老公的衣物也同理。
家里一年以上没用的电器通过咸鱼或者转转低价出售。虽然售出的价格很低,但是总比闲置强,事实上我们常常因为不舍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负担,清理出去以后反而豁然开朗。
家里只有少量的存书,纸质书书基本上都是通过二手平台购买看完以后再通过二手平台出售,让它重复发挥价值。家里只留少量的特别喜欢的书。
收快递回来纸箱我都把打包折叠后,干净整齐的码放在阳台上,定期让小区的收废品的师傅来回收走,虽然回收的价格非常低,但是没有浪费,物尽其用。
家里的空间更大,更宽敞人的心情也是明亮的,会更关注自身。
比如吃健康的食物,选择大自然的食材,尽量避免过度加工的食物,加工食物基本上都是靠高糖、重油、重盐来保存,食用这些食物不仅不能给身体带来营养还会给我们的内脏造成负担,久而久之不仅会给身体的健康带来问题还会让我们越吃越丑。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谷物,用这些食物去替代加工的食品而非食物,不仅健康还会让你精力饱满。推荐去看纪录片《为食物辩护》。
管理好自己生活,生活有序,一切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