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读到周岭老师《认知驱动》的这句话时,让我们想起了学生的阶层意识问题,如今放眼望去不光是社会有阶层意识,阶层意识在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了,对于一个刚组建的班级刚开始都是陌生的。随着各种活动的开展,谁的得奖多,谁的作业得优多,那个经常得奖状的被表扬的孩子肯定是优秀的,所以自身的价值足够放大,他们被视为同学的榜样,老师心中的优秀者可以用来引领班上的学习之风。被同学膜拜被家长视为范例。这个时候那些优秀学生相对其他同学价值是足够大的,被别人强烈需求。而那些什么都做的慢的,什么奖都没有的,慢慢的就渐渐被遗忘,就会被同学标上标签。随着时间推移,小学生的阶层意识就会形成,大家都趋向于和优秀的孩子玩,而被漠视的那一部分就会被自动屏蔽掉,也会导致他们越来越没自信,这样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阻止,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