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二)
读《论语别裁》,读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也能做到“不愠”。这句话让我静思良久。
反观自己,我很惭愧,曾经我虚度光阴,把工作之外的业余时光,刷微博头条微信,没有看到自己潜意识里在求认同,求关注,求了解,对别人只言片语的认同沾沾自喜,为别人有意无意的话语忽喜忽忧 ,为别人福至心灵的了解感动备至。
其实这正是因为,我对自我缺乏认同,关注和了解,而一直在向外求索,用佛学的话说,就是我没有看到我自己是“原本具足,自性圆满的”,用《大学》里面的话讲,就是没有“明明德”,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不知“道”。
其实,生命中最艰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了解我们,而是我们不了解我们自己,一颗心,一直在向外攀缘,把西方心理学中的“低自尊”(low-self esteem)的症状表现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南怀瑾老师在《论语别裁》中写到: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思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当我学习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内观自省, 一切问题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之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工作,或者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也更能够聚焦自己的目标,聚精会神的学习和工作,在删除了很多软件,群聊和联系人,扔掉很多物品之后,我真的体会到了《金刚经》里讲的“真空生妙有”的意境。
谁来了解我们?这个答案首先是我们自己,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向内探索,了解自我,这一条路上,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通过去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我们真的会发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