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哥特意发来信息,问我微信朋友圈里那副字上面写的什么内容,说他们一众同事讨论半天,只看出下面两个字是“春晓”。

       我愕然,实在不明白他们何等功力看出“春晓”两个字的,因为那明明写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捂脸)


       这来自苏轼的一首词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与朋友春日出游,在沙湖道上赶遇到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皆深感狼狈,但是苏公却不以为意,泰然处之,并在雨停后作了该首词。

       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尚未施展青云之志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打击,“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竟致其一生颠沛困顿,风雨飘摇。

       但苏公却“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昂首面对人生风雨,淡定超然。

       急雨已过,斜阳展颜,对刚刚历雨者来说应该有一种雨过天晴的欣喜,但历经官场坎坷,洞察世事无常的苏公只是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道出了“也无烟雨也无晴”的妙句来。

       人生有顺境有逆境,有成败荣辱,有旦夕祸福,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皆应以坦然超脱的心境去面对,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在人生无常的风雨中磨炼心性,修炼人格。

       不惊不惧,不悲不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争不浮,四平八稳,安宁度日,方是人生至高境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