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排外的小城市总有它专属的孤独。
交通的不便利,让人想起它名字之时,对要到达那座城的辗转颠簸,总会望而生畏。
穿插在绿化里的高楼大厦,不知道该说是绿化点缀了建筑,还是楼宇装扮了草木,稀稀落落,没有繁华都市密而耸立的紧迫,反而增添了一抹寡淡的味道。
不用考虑脖子是否酸疼,一眼尽收的快感,总会让人不自觉想多停留一会。
出行少了地铁的快速,从高铁站开始,穿越城市到达目的地,也只能选择公交车作为交通工具。没有统一的市价,标有“快环”字样的公交车,投币箱红色的标价,明显比其他车辆的数字金额更大些。
城市发展脚步的缓慢,放慢了城市里的一切脚步,司机不急不慢的态度,像极了慢慢踱步的七旬老人,擦肩而过多少车辆,仍旧在自己的节奏里。
人流稀少的交换,即使每个站点都会播报,却也不会都停留,稍不留神,倘若没有提前招呼,流连于微妙的刹那,便错过目了的地。
黄灯亮起,公交车稳当的停留在斑马前,等下一个绿灯,放慢整车人的时间,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抓着黄灯最后一秒,忽略身边安稳的车速,赶一场只有自己的约会。
模式越小,规矩反而更为高度的突出。与工作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没有拥堵的可怕,红灯停绿灯行的文明让人尤为愉悦。
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选择观光旅游作为假日的首先,造成景点出行的压力,在这座小城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印证。
城市的格局相当小,主要生产力都往大都市走,造成人口的流失,也让这座城放弃发展成商业都市,旅游产业发展不够夺人眼球,文化特色不够悠久,除了当地人,也就只有标新立异亦或遗世独立之人,才会走进这座小城市,欣赏它的孤寂。
公交站与园区门口中间的一段距离,很多小商贩在唤卖,兜售着当地特色小吃,顺带夹杂着其他城市不正宗的美食。
穿过一个一个摊位,空气中混合的气味刺激着嗅觉神经末梢,再饥饿想吃也全然没了胃口。
商家,似乎比游客还多,身边几乎没有人经过,仿佛网络上报导景区看人流的新闻是假的,倒是多了几分无人问津的味道。
没有文化古都的历史悠久,也不似繁华都市令人向往,更没有辽阔海边让人着迷,这座城市,毫无先天优势,也没后天努力,甚至能让人忘记它的存在。
而就是这样的存在,也独占部分人的一分爱,它在那里,就可以了。
为什么会对一座城有好感?或许是因为,那座城里,有你赖以寄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