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恐惧情绪的延申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有人并无客观原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常无缘无故害怕大祸临头,担心患有不可救药的严重疾病,以致出现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这种异常焦虑,属精神病的一种表现。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审判过程中以及服刑改造过程中都会伴有焦虑情况出现,严重者也可造成情绪、情感障碍
焦虑的定义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因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
焦虑表现为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根据个人经验,我在答应帮别人做事的时候,会担心完不成或者质量不高,这时就会表现出紧张焦虑和提心吊胆,彻夜难眠,人在焦虑的时候,会很难抵制诱惑,我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下意识会寻找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比如说吃零食,玩游戏,洗澡放松等等,身体表现为胸口闷,心脏难受,容易出汗.......
人为什么会焦虑?
当我们受到压力(工作压力,升学压力,精神压力.....)时,我们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或对自己的前途过度担心,此时,焦虑就产生了
焦虑对我们有什么用?
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在感受上让人十分难熬,焦虑对于当下的事情本身没有帮助,在处理焦虑情绪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有些事情你觉得非常焦虑紧张,然而在其他人眼中却不是什么大事,
试想一下,你曾经经历过的焦虑,现在回想起来还会有那种感受吗?
回想高考的时候,高考前那天晚上确实是焦虑的,考驾照科二科三当天,我也是紧张的手抖,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紧张和焦虑,探寻最深层原因,就是担心自己发挥不好,没有达到预期,而没达到预期要付出的成本代价对我来说很大
也许,一个学霸并不会认为高考焦虑,一个车技精湛的人也不会认为考驾照有什么可以紧张的
焦虑影响我们的发挥,而只有放松,我们才会如鱼得水
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将焦虑分为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是指一种较为容易引起持续性的担忧和不安的人格特性。
状态焦虑指在某种特殊情境下,某一特定时刻产生的烦躁不安的情绪。
特质焦虑很容易形成焦虑症,是需要去治疗的。但如果只是状态焦虑,使用恰当的话,反而能给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四大收益。
1.用焦虑产生更大动力
当我们在临近deadline的时候,我们的生产力爆棚
这就是焦虑的动机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焦虑是动机因素,也就是说适当焦虑,人会萌生出摆脱不良境况的主观意愿,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改善眼前不利的处境。
① 识别出焦虑背后的障碍,将它们设定为自己要挑战的目标
② 将要挑战的目标做分解(因为这个目标一定是乍一看觉得做不到的,所以才会焦虑)
③制定行动计划
2.用焦虑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焦虑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就像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一样,呈现为一个倒U型的曲线。
当你不焦虑或焦虑程度很低的时候,工作效率也会低;当你焦虑程度很高的时候,工作效率同样会低;但当你焦虑程度适中的时候,工作效率就会最高。
当我没有工作压力的时候,我就会磨洋工,而有点压力的时候,我的工作效率就开始提升
那如何改变太过于轻松的状态,通过适度焦虑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
方法就是:定更紧迫的截止时间,让自己紧张起来。
3.用焦虑做到深度学习
所有的深度学习都一定源自认知失衡引起的焦虑。当你发现你现有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同时你又很害怕失败引发的自尊或自信受伤,深入学习的动机就产生了。
因此,要利用好焦虑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你就要利用好功利性学习策略,将自己放在一个有挑战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工作差距带来的焦虑(自己现有的能力不足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来激发自己深入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4.用焦虑做到更谨慎
焦虑的人往往会事先把事情想得特别坏,因此更会未雨绸缪地做风险储备和应对。
我如何应对过度焦虑?
适当焦虑有助于我们,而过度焦虑反而会伤害我们,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一个人长期过度焦虑的话,就会造成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伤害:
◆ 生理上:精神紧张会导致失眠、惊悸、胃痛等生理疾患;
◆ 心理上:会导致人的自卑或脾气暴躁对外攻击。
这里推荐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的理性情绪治疗法。
艾利斯认为焦虑主要来自于不合理的信念,这些信念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 绝对化的要求
即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事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
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
其实,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人都有失败的可能。
② 过分概括化
即以某件具体事件、某一言行对自己进行整体的评价。
比如,当某件事情或某几件事情没做好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
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常常会让人们对其自身产生不合理的评价,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③ “糟糕至极”的想法
以夸大失败或痛苦的体验为特征,认为某一件事发生了,必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后果不堪设想。
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
当一个人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糟糕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的事情时,就会把自己引向极端、负面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
理性情绪疗法ABCDE理论的核心是D(Disputing),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和取代原有的信念。
因此,一旦你发现自己焦虑过度时,就可以用合理的信念来取代导致你焦虑的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常用的三个替代信念就是接受失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差又能怎样。
引用来源《焦虑有4大好处,但你得这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