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有幸读了本好书。读完北大才女张曼菱的《北大才女》。掩卷难平心头的思绪。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在眼前晃动。邓稼先、季羡林、朱光潜、任继愈、王力、韦君宜等等。期待再读她写的《天下布衣》 。
1948年,张曼菱生于云南昆明,父亲是书艺双绝的民间布衣,母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父母之所以学习知识,都是因为受到当地西南联大的影响。在父母的熏陶下,她自幼便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但她这位文学少女并不文质彬彬,性格火爆不说,还总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69年,她到云南德宏当知青,7年后,被打成反革命分子,第二年不能参加高考,也因此失去上学资格……
《北大才女》这本随笔集主要讲述的是她自己“穷上大学”,为了自己的理想“到处出风头”,遭到了各种角落的阴暗心理的打击报复,以至于后来在实施自己的事业的过程中时时目睹人性丑恶的生活经历。这样的张蔓菱是悲愤的,但是并不偏激,联系到她的父亲一生的悲惨遭遇,我们不难理解“不是无端悲怨深”这句话的含义。在不胜寒的高处受伤,但是为了不让仇者痛快,还是要以一种高昂的姿态,继续自己积极的生活。
这样的人其实很寂寞,张蔓菱自己也说,因为自己的性格,在她的学生时代里面有好多位男友最终还是没能坚持和她在一起,因为中国传统的男子观点和偏见或者是社会的舆论压力,再优秀再开明的男子,也赶不上她的脚步。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她又何尝不是,但是她对于那些中途离开的男子们并没有什么怨恨,只能叹一句无缘。直到《硅谷情人》一篇,那是唯一一个没有和她确认男女朋友关系的异性知己,毫无条件地包容她的全部任性妄为,温柔而又体贴,即使是去了异国他乡依然如昔对她关怀备至。这样的一个人,也许本来就是今生不可多得的福气,那并不一定要用男女关系来约束来确定,却一直都渗透在生命和血液里面。只可惜在张蔓菱写作此文的时候,在美国斯坦福校医院里面的他已经永远辞别人世了,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至死都没有结婚,但是我想他应该是满足于结识了张蔓菱的。张蔓菱写谁都没有让我为之动容,唯独是这一篇,我仿佛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捕捉到了张心灵当中的一丝律动,在黑夜当中紧紧地抓住了我,给了我很久没有过的感动和感慨。
张蔓菱的文字其实并不精致但是在粗糙的豪情之中自有原生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如果一直在重点高中度过,也许会被慢慢消磨,但是她却因为从一中被流放到了二十四中,而在悲剧中被成全。我在看《青春祭》的时候就曾经很在意一个细节:女主人公在被问起是哪个中学的时候,非常自豪地对男主人公说:“二十四中的。”并不是说我看不起二十四中,而是因为总觉得张蔓菱这样的学生应该是一中出生,后来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了这段渊源。张蔓菱一开始也是不愿意接受自己被流放被放弃的现实,就像古代文人那样自怨自艾,但是随后她还是渐渐发现了二十四中的老师们没有重点中学的老师的架子,朴实本分的非常可爱,作为一个二十四中的学生毕业的张蔓菱,超越了很多因为父母的关系在一中混日子的学生,成为了栋梁之才。更是因为随后的北大生活,那么多个性风采的教授的言传身教和关心照顾,张蔓菱的风采飞扬于天下。我们不再去回顾苦难,因为苦难实在是太深重了,我们要的是在苦难中崛起。张蔓林没有让苦难压倒,反而被锻炼成了女中豪杰。《青春祭》女主人公的一句“二十四中的”实在是扬眉吐气的一笔。
张蔓菱是云南人,这又将她与西南联大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现在西南联大已经慢慢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张蔓菱应该是在公共传播领域介绍西南联大开风气之先的人。我们不去说作品本身的好坏,因为没有一个人的视角是全能和完美的,我们只是通过那双眼睛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担当精神和传承责任。历史本身没有倾向,张蔓菱赋予了他脉脉温情,我们无法从学理的角度去苛求,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被感动。
这样的感动,在这本文集的每一处都能出现。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力量,不依靠精美的语言和虚假的情调,只是凭借着自己对生命的热情,不停述说,直到让我们为之激扬。
读到一句特有感觉的话: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素面朝天才是真正的勇气。喜欢她的直爽。觉得她的文字不美,嬉笑怒骂,女中豪杰。很多文章字太多了中心就会散,但也有可取之处。“所以,胸无点墨,不定人家也可以写书,只要有独特阅历,就有一部书在那里。而一肚子墨水,属于“有字”者,不见得你“有书”。人在文坛又如何?天坛地坛也没用 。
与她一起回忆她知青的年代,我们不曾经历过,无法体味她们当初的心酸。那个时代毁了太多的人,行成了一个时代的计忆裂痕!只能说当时党还不成熟,我们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非议历史,我们要给他一个成长的时间,以史为鉴吧。
未名湖,失落的梦。她一段段的经历让我对北大产生了向往,希望能有机会去观摩学习,感受一下氛围和我那时的幻想。
北大才女确实让我了解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更明白了一个人保持自己是多么重要,更是尊敬书里所描述的爱情、家庭教育观念。深深被其打动。正是因为父亲的沉,才让子女在浮华的社会,不至于失去了自我。
青春,首先要是独立。
幸福,也要是自己争取的。
用脚步丈量的生命,终于走到与梦想的交点。
在乎什么就会记下什么。读书就是她的大人生。买不起书,读的起书。买的起书的人,不见得读得进去。她穷上大学,其实比谁都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