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前,琢磨 4个字:轻重、缓急。不晚。
知道轻重,是懂事和成熟的开始;掌握缓急,才不会在年轻时错失良机,也不至于急功近利。
40岁以后,琢磨4个字:进退、得失。不晚。
懂得进退,就会进两步退一步,从勇往直前到退中求进;领会得失,才能敢于放弃、专注于唯一,在失去中获得价值。
人生这8个字,看谁领悟得透彻。
有一种颤抖叫“目的性颤抖”。所谓“近乡情更怯”,距离目的地越近,越发心颤。
目的性强,人就会紧张。紧张的目的越接近,人越容易颤抖。
穿针引线,线接近针孔手就抖;细瓶参水,水接近瓶口手就抖。
有多少重视,就有多少过分的谨慎;有多强目的,就有多少过度的努力。而谨慎过分和努力过度,都会引发目的性颤抖,在最接近目标的那一刻,让人功亏一篑。
保持放松,才能展现最佳自我;看淡目的,才能始终保持放松。
所谓长大,孩子和家长相对而行。
孩子出生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做大人了;
爸爸妈妈感到自己老了,孩子已经长大了。
父母感到自己还是父母,孩子一定还没长大;
孩子感觉自己像父母了,父母就会变成孩子。
父母越老,孩子越大;孩子越大,父母越小。
像老人一样带孩子,像孩子一样待父母。
贱命好活
越贱的东西,生命力越强。
草是低贱的,草的存活率最长;花是娇贵的,花的开放期最短。
做一棵草,虽然不艳丽,但能四季常青;做一朵花,虽然很灿烂,却只有短暂一瞬。
看低自己,世界将会变大;抬高自己,空间只会缩小。
小时候老师说过一种叫“过电影”的学习方法,每晚在睡前把一天学习的内容在脑海中演一遍电影。
过了学习期,过电影的内容也变了。
睡觉之前,盘点一天。
这一天见过的人,这一天说过的话,这一天做过的事。
一日三省吾身,就在睡觉之前。也许只要几分钟,却必须培养成习惯。
几分钟坚持下来,在每天睡觉之前,坚持盘点,人生才不会有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