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三大智慧,你能领悟多少?

《道德经》中的大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字上面:柔、静、慢!

“柔”的智慧

《道德经》充满了贵柔的生命哲学智慧:上善若水、专气致柔、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

《道德经》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做人就要有水的精神。柔和,就是要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谦卑而乐于助人,求同存异。柔,这是老子最重要的处世哲学、养生妙法。

柔也是真正的刚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是以柔克刚的最好诠释。坚强者最终会处于下风,而柔弱者也最终会战胜刚强。因此看来,“柔”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克刚而柔。

老子道德经

“静”的智慧

老子认为,世界的初始形式是静的,万物都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中,一切事物都毫不遮掩地表现出其本质的真实,经过纷繁变化的成长历程,他们的最终归宿依然是静。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

老子道德经

“慢”的智慧

《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曼(慢)成”。不论游戏,还是人生,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道德经》又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以动之徐生?”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生生不息,而是建立在心静基础上的外在运动。这两句话一静一动,出现了两个徐,徐就是慢。这包含了老子慢的智慧。

老子道德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4,388评论 4 81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411评论 6 39
  • 这几天在想怎么看有没有形成一种思维呢?感觉如果把什么形成思维后再做什么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就会如顺流而下般的高...
    天外来客人阅读 438评论 0 0
  • 关于你,我有太多东西关于你。 那时的我不敢接受你的喜欢,因为年龄的差距。更因为那时的我不明白自己的心。 ...
    空忆流年阅读 376评论 2 2
  • 手机里有爱 儿行千里母担忧,今天小屁孩准备开学去了。 一向独立的儿子,这次不知道为什么,...
    沁墨m阅读 1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