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妇女中普普通通的一名,普通得像一粒尘埃,没人注意过她,她也从来没引得别人注意过。
她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她总是忙忙碌碌,她总是有干不完的事,只有中午吃完饭才会躺下睡一会儿。吃亏了也不争,以至于有些人背地里说她傻。我想她只是不想凡事和人计较。
妈妈手很巧。别人给块布料,她在缝纫机前鼓捣半天就能做出一件衣服来,给她个钩针,就能钩出一件漂亮的衣服,宝宝的第一双鞋也是妈妈做的。小时候,每天正月十五妈妈都会给我和妹妹每人做个灯笼。她结婚时的门帘、柜帘也是她和大姨一起绣的,非常好看。
1998年考上中专。我是我们组第一个考出去的学生,这之前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或者中专生(我们组有30户人家)。虽然现在来说不值一提,但那时妈妈很为我骄傲。因为她不想让我像她一样,一辈子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妈妈家里兄弟姊妹11个。在那个温饱都难解决的年代,姥姥坚持让妈妈读了9年书。这也让妈妈认识到,人一定要读书才能明事理,才能有出息。
家乡人多地少,还有山地,种子化肥全靠人扛,锄草拖肥全靠人工,却收不了多少粮食。妈妈一人在家种地照顾家,爸爸出门打工,还是捉襟见肘。
上学四年,家里的亲戚基本都借了个遍。妈妈和我说,砸锅卖铁也要让我读下来。那几年她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极少买肉。因为总借钱,妈妈怕了。有时她走到人家门口,却不敢进去,为难的直落泪,但擦干眼泪还是得张口,因为她的女儿需要钱。
毕业之后,每年在家呆不了几天,每次回家都要问我放几天假,我说三天,她说那么少,很失望的样子。只有十一和过年能放七八天假,这时她才会高兴一点。
每次离家,她都要提前两三天准备给我带的东西。都是吃的,也都是自家产的或做的,她认为自己的东西才最安全。为我和妹妹她什么都舍得。
2012年,爸爸生了场大病,手术后两年不能干重活,所有担子都落在妈妈一人肩上。农村多数都是体力活。她独自上山砍柴,自己拖回家。家里的活要干,还要在不太忙的时候出去打短工。
2014年12月3日,我在医院待产。阵痛疼得我腰像要断了一样,握着老公的手,妈妈寸步不离一直在我身后给我搓腰,这样会让我舒服些。早晨七点多进了产房,中午十二点多出的产房,这中间老公和妈妈一直守在产房外焦急的等待。直到出了产房才把孩子抱回来。
妈妈凡事为我们着想,一切以我们为重,她可以为我们奉献一切。
生了宝宝之后才真切的感受到,母亲是孩子最忠实的依靠。孩子的喜怒哀乐,每个表情,都牵动着母亲的神经。
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要说妈妈的闪光点,我觉得她时刻都在发光。她影响着我对人要和善,做事要留余地,对生活要乐观。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亲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