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课,上的有点慢,刚上到《散文两篇》。
说实话哈,《散文两篇》我都读的晕乎乎的。不过,在我不懈地努力下,还算是读懂了。
一边学,一边卖。于是,今天这节课带着学生学习《永久的生命》这篇课文。
既然我初读都没有读懂,学生的状态会怎样呢。我知道,深文应该浅教,更要根据学情而教。
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说说:你觉得这篇课文到底想说什么?
生:告诉我们生命是永久的。
呵呵,看来学生读得还不错。
师: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
生:认同。
师: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生:作者在第二段举了两个事例“小草和小牛犊”的事例,证明生命是不朽的。
生:第三段又说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命是个体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会消逝,但是,整体的生命是永远不会消逝的,会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
生:第四段说暴君可以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人类的生命依然存在着,因此,生命是永久的。
……
学生的理解很棒,有时候我会高估他们,有时候又低估了他们,看来,准确定位学情相当重要。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比老师的理解能力强多了,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几遍才略有所懂,你们刚刚接触,就能理解到如此地步,太棒啦!
学生的情绪更加受到鼓舞,情绪高涨。我顺势给出了自己的疑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题目是“永久的生命”,但是课文第一段却从时光一去不返,个人生命有限写起,是不是跑题了呢?
学生陷入沉思。
“老师,我知道了,第一段这样写不是跑题,应该跟您说的写“幸福”的作文,偏偏开头写“我是一个不幸福的孩子”,这叫欲扬先抑。使行文有波澜,富于变化。”有一个孩子突然有了惊奇的发现,忍不住脱口而出。
师笑问大家:“他说的有道理吗?”
“嗯嗯,有道理,赞同!”孩子们纷纷附和。
师:“老师给你们点个赞,对语言有如此敏锐的感知力,真的不错,老师也赞同这个观点。他不仅说出了这是一种写法,而且说出了这样写的作用,很厉害!”
理解了课文,我们接下来要进行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微文创写。
从课文中摘抄三个句子,围绕一个主题,组成一篇微小的文章,表达对生命的赞美。
示例:
赞美生命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些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接下来,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既锻炼思维,又是积累的一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好啦,今天的课堂到此结束,问题时语言品析不够,这是我最大的弱项,需要改进呀,努力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