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部推理片,无需用一种所谓合理的逻辑来去要求它。
它的任务是展示,把这样的一群人、一种生活展示给另一个群体、过着另一种生活的人来看——通常情况下,走进影院去看电影的人和电影中展示的这群人都是不同的。
人们总是更容易对超出自己当下生活水平的精致、优越、乃至奢华有更多的宽容和接纳,甚至膜拜并将其作为一种目标和方向,而对远低于自己当下生活水平的困顿、挣扎、以及绝望难以认同。用一句话可以简单的这样来概括:哇,竟然可以这样;啧,怎么可以这样。
这部电影的任务是展示,而展示的目的则是传递一种观点。用当下常说的一个词来说,《麦路人》传递出的观点就是丧,绝望到极致的丧和无力。
原来的金融精英博哥,救过无数人的消防员等伯,离家出走的少年深仔,独自带着女儿还要为嗜堵的婆婆还贷的年轻妈妈……这些经过“筛选”的群像由于各自的原因聚集在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里,成为麦路人。麦路人的生活拮据而惨淡,少有人自愿沉沦于此,而这些原本在社会上各有其角色的人却成为带着同样气质的一个群体:丧。你能看到他们的奋斗,甚至带着些许乐观的色彩,但就是没有希望。
他们对于生活的诉求其实都很简单:
年轻妈妈只是想要孩子留在香港读书;口水祥只是想一睁眼就有饭吃;等伯只是想“有话好好说”;而博哥,也只是想找到一个和解的方式和母亲团聚。这些诉求简单到不可思议,甚至被指责为矫情也不难为人理解。
然而事实上却是越是简单,所折射出来的丧越是深刻:它们是这样的简单,怎么就是无法达成呢?
电影里这些人为制造的、刻意的、以至于刻意被人指责为夸大的苦难若是放到生活里,其实并不夸大。事实上,真实的生活里,比这更让人绝望的多的事情多了去了。现在的网络讯息如此发达,你甚至不再需要专门去买份报纸去看社会新闻的版块,而只是动动鼠标就能轻易获取这些信息。只是,最为关键的是,你愿不愿意去了解,毕竟,这些不是你的生活,它们超出了你的认知。
所以站在另一个世界的角度上去对他们的生活指手画脚是残酷的,更是愚蠢的。脚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一个人永远无法对另一个人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即使是处在同一片沼泽里人,对痛苦的感受程度也同样千差万别,更不必说那些岸上的人。就像你要说那年轻妈妈为何一味愚蠢的为根本不必要的恶婆婆呕心沥血,最后还搭上自己的生命,难道自己就那么不重要吗?自己的女儿就那么不重要吗?那位年轻的妈妈可以这样回答:你怎么知道那根本不必要?你怎么就知道我不重视自己和女儿?
你的态度永远只是来自于你的认知——有限的、甚至狭隘的认知,而你的认知又如何能取代我的感受?
丧,在《麦路人》中可以说的上是贯穿始终,但在结尾处能看出导演还是有些收敛的,深仔回归了家庭,唱了二十年仍不能出头的歌女秋红终于转了行,虽然仍为麦路人的等伯露出的笑容似乎也在说明他与自己的某种和解,这些镜头或许是企图给人些许希望,对所谓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是于我个人感觉而言,这样一部展示丧的影片,一丧到底会更有力量,就像影片最后的镜头那样:一对情侣在麦当劳里在分食一个汉堡,紧挨着他们,有一个人在沉睡,他挺像等伯,又或许那就是等伯,又或许那对情侣同样也是麦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