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为什么觉得一个产品难用?
需要填写的信息太多、找不到想要的商品、支付老是失败、按钮点击没反应、应用很卡...,会有很多个理由被提出来,这些都对,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
Allan Cooper提出的三种模型,很好的解释了用户是如何使用你的产品?为什么觉得产品好用或者难用?
心理模型、表现模型、实现模型
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前,会在心理对于这个产品是关于什么的,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使用有一个期许。例如有一次我上洗手间,上完后找不到冲水的按钮,我很迷惑,几经周折还是没找到,只好无奈放弃。在离开马桶时,我听到的冲水的声音,原来这是个自动感应的马桶,并不需要按钮。
在这个例子中,我是用户,马桶是产品。需要按一下按钮才能冲水就是用户的“心理模型”;离开马桶自动冲水就是产品的“表现模型”;马桶通过内嵌的感应器,判断人离开马桶时的状态,并启动冲水开关,这个过程就是产品的“实现模型”。
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为什么在这个场景中我(用户)会感到迷惑,因为以前的经验告诉我,马桶冲水时需要按钮启动的,但是这个马桶(产品)并不需要一个按钮来开启冲水,也就是说“心理模型”和“表现模型”并不相符。现在你应该知道了,为什么用户使用产品时会感到困惑。因为产品的“表现模型”和用户的“心理模型”不相符。
当然,用户的“心理模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上述马桶的事件之后,我就知道了这世上是存在无按钮的马桶的,这样以后再碰到这种马桶就不会感到迷惑了。所以可以通过产品设计来塑造用户的“心理模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360的开机提醒:“你此次开机耗费10秒,击败了全国99%的电脑”,在此之前用户心理对于开机速度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经过360这么教育,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开机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是快还是慢,击败了多少人,而且还会有成就感,当你的排名落后时360就会提醒你该用360扫描一下电脑了。
上述马桶和360开机的例子,是很好的创新,成功的重塑了用户的心理模型,并达到了很好的产品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度。如果不是足够好的创新,就请按照标准来。因为每次改变都会与用户的心理模型相冲突,用户不一定会买账。
回到互联网行业,“心理模型”就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心理对该产品的预期;“表现模型”就是那一个个界面和按钮;“实现模型”就是封装在界面下面的代码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要想设计出好用的互联网产品,就必须得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这就是为什么产品设计前期用户研究如此重要),然后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模型”的产品。
从上图可以看出,“表现模型”与“心理模型”越接近,用户体验就越好。
现在我们知道了用户觉得产品难用是因为产品的“表现模型”没有符合目标用户的“心理模型”,那么设计出尽可能贴近用户的“心理模型”的产品,用户就会爱上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了解目标用户心理模型的办法就是进行用户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建立角色模型。并且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于用户研究,又是一门大学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