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
单位时间(秒)传输的信息(比特)量
单位:b/s(或bps)、kb/s、Mb/s、Gb/s
计算机网络语境下, k=103、M=106、G=10^9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即理想状态下的最大速率
带宽(bandwidth)
信道速率
在通信领域原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网络领域的“带宽”通常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bps)
吞吐量
端到端速率
瞬时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目的端系统接收到的数据量 , 单位 bps
吞吐量取决于链路上的瓶颈速率和干扰流量(共用某段链路的其他流量)
现实因特网中通信的瓶颈链路往往在于接入网而非网络核心
时延
结点时延
处理时延
检查分组首部,决定将分组导向何处所需的时间。
其他:比特级差错检验
排队时延
分组在链路上等待传输所需的时间
流量强度
单位时间到达结点的数据量比上单位时间离开节点的数据量
分组长度L*分组到达速率a/链路带宽R
流量强度若大于一,等待队列趋于无限延长。
传输时延
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上输出链路所需的时间
分组长度/链路带宽
传播时延
比特从链路起点到链路终点所需的时间
物理链路长度/信号传播速度
端到端时延
链路总时延,包括端系统应用特定的时延。
端到端总传输时延
各个链路传输时延之和,忽略其它时延
设 报文 M bit,链路带宽 R bps,分组长度(忽略分组头) L bit,通过的链路数 h
则 端到端总传输时延 T = M/R + (h-1)L/R
即总传输时延为整个报文的传输时延加上一个分组通过所有链路的时延;
丢包
结点上等待传输的队列过长,超出容量限制,导致结点丢弃某些分组。
丢包率 = 丢包数/已发分组数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 带宽
单位 bit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