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25年9月29日,星期一,雨天。
昨天去一个亲戚家的学生家里家访,整个过程不是很愉快,学生的状态是很抗拒,不管是家长的话,还是别人的话完全听不进去,我想的是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事情,至于结果怎么样,这不是我能掌控的,问心无愧就好。
❤️接住具体的瞬间
有经验的老师说不要把目标定的很大啊,教育中最打动人的是“具体”,不用着急设计夺人眼球的教学方案,先记住某个学生的小习惯,比如那个总是低着头喜欢画画的女生,下次批改作业时写一句“你的画里有光”,那个上课爱插嘴的男生其实逻辑清晰,下次辩论会的话也可以点他发言。
这些“接住”的瞬间,就想往心里存硬币存多了某天学生因为你一句话眼里亮起来,你会突然明白:原来我不用做超人,只要认真对待眼前这个孩子就已经是在做有意义的事。
也许是家访的过程中,我没有接住他的话,我观察来观察去,也没有注意到他有什么特殊的点,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只能想着希望他未来好还好,希望他有一天真的能到学校去上学,就这样吧!
❤️别怕“被影响”,甚至主动“被学生教育”
不要觉得我是来教他们的,其实教育从来都是相互的,有一个老师说他曾经因为学生的成绩差而焦虑到有一天他看到那个考大数的男生在雨天默默的把走廊里的喷在弹道窗下,他突然发现:自己教他知识,他却在教自己“善良比分数重要”。
放下“我必须是权威”的一样子,看学生怎么处理矛盾,怎么表达喜欢,怎么面对失败,也会从他们身上看到教育最本质的样子。
原来我们不只是在付出,也在被滋养,这种“双向成长”的感动,比任何理论都让人更爱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