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家阿扎罗夫所言:“在情感世界里,任何什么东西也不会自然地产生,因为这是与学习或者其他工作一样复杂和费力的心、脑、精神工作。”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一定是在教育行为促进下慢慢发展、成熟的。所以,我们的孩子若是情感世界依然苍白,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让各种教育行为发生。
记得去年刚带新班的时候,发现孩子们之间喜欢互相打小报告,然后无比期待涉及到的一方被老师狠狠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彼此之间显得比较冷漠,缺乏同理心以及集体荣誉感。部分同学三番两次违反纪律的行为让其他科任老师特别懊恼,也严重影响了班风班貌。个个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孩子怎么就雨后春笋般犯这样那样的低级错误呢?作为新来的班主任,我该怎么改变这种状态,我的班级建设路在何方呢?
朱小蔓教授曾说过:“现在的孩子知识很丰富,但缺乏感动之心,缺乏体谅之心。”我若是用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们进行正向的引导,让他们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孩子们是否会有所触动呢?因为班级中许多孩子们从小到大没有获得过足够的爱与呵护,家长们因各自的原因让孩子内心的情感园地显得贫瘠而又荒芜。可以说,大部分的学生缺乏感受的能力,缺乏与他人共情的能力。长此以往,孩子们之间又如何做到情感共鸣,为他人之忧而忧,为他人之乐而乐呢?
于是,我就想着利用过几天就到来的圣诞节,来一个平安夜送平安果行动。若是这个契机利用的好,不但可以为孩子们带去许多惊喜,想必自己的行为或多或少会温暖孩子们那颗没有得到过太多滋养的心。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在感受来自老师的这份关爱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是一个温暖的集体。
当天晚上,在家人的帮助下,我给每个孩子挑的平安果顺利地在五年二班教室的每一张桌面上安家落户了。第二天一早,孩子看到平安果的那刻,眼里流露出来的或是惊喜,或是迷糊,但彼此的目光都是那么的柔和。孩子们闻着苹果的清香,用眼神和语言去传递各自的真实情感体验,那种画面显得温馨而又美好。当我把送平安果背后的故事全盘托出时,孩子们脸上出现各种神情,眼里闪烁的是惊奇、是不可思议、更多的是满满的幸福……
紧接着,爱画画的A同学马上拿起铅笔,在一张白纸上认认真真地画起来,没一会儿,一个充满立体感的苹果就出现在我的眼前。“老师,您送我们这么大个的平安果,那我就把画的这个平安果送给您。”事后,B同学在当天的日记里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只不过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在我脑海中膨胀开来…… 很晚!亲手!送来!这三个词一直在脑中打转着。我又联想起这几天余老师因期末批改的作业多总是留在学校到很晚才回家,很晚就意味着她那么迟回家后还要去超市买平安果,把盒子打理好,装好,送过来,再回家。对我来说包装40几个平安果就很难了,还要去买,折盒子,装好,送进来,再回家。就算是三人合作,没有两三个小时也是很难完成的,而且那天晚上还下了雨,又冷,余老师很可能是冒雨去买的,再冒雨送到学校。余老师是多么用心地在为我们准备这些平安果啊!从同学那找来几个平安果看看,有的是平安福,有的是平安,有的是福,有的是Love you,还有的是圣诞快乐……这些看似简单的汉字和字母中,包含着余老师多少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我们真的太幸福了!此时此刻,我多么想抱抱我的余老师!”其他孩子也没有闲着,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欣赏手里的苹果,相互交流着自己平安果上的那些祝福语……那个早上,所有的孩子因为这样一颗平安果,脸上的表情都变得不一样,温和了许多。他们的眼神里无不流露出做余老师的学生真的好幸福!
那一刻,让我在孩子们的种种真实反馈中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在他们身边悄悄发生,或许它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我知道,他们真的被老师的这波操作感动到了,产生情感共鸣时用自己各自的方式去表达对老师的爱与回馈。孩子今天体验到了感动,他日定能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人获得感动,这样善意且温暖的情感连接对我今后的班级工作建设充满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