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肌与运动康复训练

      之前我们聊到过关于减脂的话题,减脂训练其实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运动,其大方向是管住嘴,迈开腿。当然所谓的管住嘴迈开腿也并非是一味的减少摄入和努力运动就可以,它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的,否则也只能是适得其反,毕竟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两篇),那么增肌和运动康复训练就更加得注意和重视其内在规律和这方法了。今天我们说一说关于增肌和运动康复的话题。

      一、关于增肌

  增肌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负重训练,刺激我们的身体以起到使身体的某些部位和整体性的围度变大的过程。从名词解释上不难看出,有效增肌的前提是使需要加强的部分负重做功,同时还得对身体启到有效的刺激。前者,是我们在健身房或户外训练时乐此不疲的做着的事情,这也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事情,毕竟只要你付了钱,健身房的哑铃和杠杆你都可以有无数次使用的权力。但增肌训练真正难的是后者,即如何才能对需要训练的部位进行有效的刺激。相信有过增肌训练经历或者你身边有人在进行增肌训练的话,不少人应该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每次都练的很努力,练的也很勤快,但肌肉围度的增长确依然很怕或者是很快就到了瓶颈期,后面哪怕更加努力的训练,效果还是微乎其微呢?从物理层面来看,我们首先得知道做了哪怕是肌肉在负重做功,但做功效率却有高低之分,更何况还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如果做功效率低或者说正功做的少,那么增肌效果不明显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嘛。从肌肉收缩的层面来说,众所周知好的肌肉功能是即能收紧也能被充分的拉长,这时候肌肉的功能才算完善,在同等负荷的情况下,肌肉的做功效率才高,即我们所说的向心收缩能力和离心收缩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肌肉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刺激,肌肉的控制能力也才能得到提升进而才能为下以后更大负荷和更多数次的训练提供条件。如果我们对肌肉的控制能力都没有或者说很差,那怎么可能指望它能朝我们所要的方向发展呢?不受伤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凡事都一样,失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是吗?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真正有效增肌的前提是在可控又足够刺激的条件下,肌肉能更高效的做功。所以增肌训练负重不是最重要的,训练次数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负重提高肌肉收缩做功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二、关于运动康复训练

非病理性条件下,运动康复训练的思路一般包括关节运动机制问题、关节周边肌张力问题、相邻关节的协调问题、身体功能的完善与匹配问题等。结合上面的说法简单的可以把运动康复训练理解为其本质上就是关节和肌肉的功能调整训练,再进一步来说,可以简化来其实质就就肌肉的小坑抗阻力训练,只是这个训练对人体的关节功能、运动机制和肌肉功能要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与把握,对教练对人体认识和整体观有更高的要求,其目的是通过精准的训练,实现和恢复身体原本该有的协调匹配性功能即可。话虽如此,但往往看似简单听起来简练的说法,里面却有着及及其复杂的逻辑关系。这也体现出,运动康复训练,练的什么动作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训练所遵循的逻辑和思路才是更重要,真正起作用的东西。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来形容运动康复训练绝对的一点也不为过。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智能设备的应用涉及到我们的方方面面。从我们早先用的电脑、现在的手机以及走进千家万户的汽。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事:这些东西的性能或者说好用程度都是一个综合性考量的评判,而不是某方面足够突出就足够了,关键是反而是各方面用不着都最好,而是能协调匹配好才行。这些设备如此,我们人体也并不例外。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高度“智能”的整体,各方面既相互协又相互影响,大家应该不会有异议。那么关于我们所说到的减脂、增肌和运动康复训练,其实都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训练也应用整体的、关联的、系统性的思维来看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