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以来,低代码/无代码成为了IT界老生常谈的话题,而这种通过少量代码甚至无需代码的方式,完成对应用系统的搭建并交付的模式深受各大企业的追捧。
目前国内的低代码平台有很多,最为代表性的有:阿里旗下的钉钉宜搭、西安葡萄城的活字格、百度旗下的如流、基石协作旗下的织信Informat。从各大低/无代码的产品功能方面来看,国内通过低代码/无代码的方式构建应用尚处于前期阶段。
无代码
那么,无代码开发会是以后的趋势吗?
这个问题,目前还真不好回答...
但从网上的回答来看,“会”与“不会”的表态,俨然已分成了两种阵地。
第一种阵地:
从网上大多数IT开发人员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无代码开发不会成为以后的趋势。觉得目前的低代码/无代码还属于探索阶段,核心功能最多也只是建站。
同时,他们也表示目前很多需求连客户自己都不会特别理解,仍需要程序员从中引导。就算有客户非常理解需求,也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点依然需要程序员的解读。
还有网友则表示: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看起来像是无代码开发的平台,其核心是把资源文件抽离出代码。比如多年前RAD开发的时代,窗口的设计就用资源的方式抽离了,而非自己用代码创建窗口,设置属性之类的。
不看好无代码开发,是因为软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灵活性越强的软件必定配置越复杂,傻瓜式的配置也就意味着灵活性的丧失,如何拿捏这个度对于不同的软件来说也不一样,某种程度上讲HTML就是一种配置化的软件标准,可是慢慢地发现HTML本身也就越来越复杂,导致现在看软件的开发并没有变得更简单。
总的来说,从讨论方面来看,第一种阵地的人大部分是懂编程开发的,他们对无代码开发“嗤之以鼻”。认为目前的无代码开发还属于探索阶段,并不怎么实用。同时,他们也仍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表示如果确实有比代码更高逻辑密度且直观的开发方式,他们一定会乐于尝试的。
第二种阵地:
以低代码/无代码厂商为代表的人群,他们则表示无代码开发会成为以后的趋势。其中以阿里内部开发人员的角度来说,他们研发了很多低代码产品,虽然通用的无代码开发都处于探索阶段。但低代码/无代码在特定场景或细分领域内,还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的。比如运营的活动页,中后台的表单,表格页面等。因为只有在这些场景下,前端交互相对收敛,<typo id="typo-1030" data-origin="能够" ignoretag="true">能够</typo>沉淀出足够多的组件物料,从而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拖拽组件就能够直接搭建出页面。
阿里开发人员还表示,低代码/无代码的核心目标是提效,提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研发人员的提效,另一方面是对用户的提效,提效的核心抓手在于生产关系的变更,由前端开发向后端,视觉,产品各方面参与发展,从而降低前端研发的门槛,提高生产效率。提效解决的不是20%的个性化增量需求,而是解决让“非前端”参与进来,解决80%的通用需求。无代码(NoCode)的意思不是说没有代码,而是说在于用户学习门槛和学习成本的降低,普通用户不需要经过艰难的学习就可以做到以前程序要编码才能实现的事情。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网友表示看好无代码开发,他说:低代码/无代码在细分领域是可行的,通用的应该不可能,而且逻辑处理问题也是避不开的。那位网友近期也在研究低代码平台,也用了一些产品,感觉还是低代码加自由编码混合的方式更好一点。
总的来说,第二阵地的人群大部分是利益相关者,当然也有一些热衷于研究的网友,他们更多的则表示无代码是为了降低开发门槛,也可以帮助减少企业开发成本和提高开发效率,让更多懂需求的业务人员也能实现应用搭建。同时,低代码和无代码能一键实现数据分析工具,旨在抹平业务人员和技术之间的鸿沟,减少沟通成本,让业务所见即所得。
结语:
相比于国外,国内的低代码/无代码产品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近几年伴随着越来越多无代码平台上线,并也有很多产品已经在某些细分领域中得到使用。其优势确实是存在的,虽然低代码/无代码的模式处于探索阶段,过程中避免不了会遇到问题,但无论怎么说,也算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未来值得期待。
从目前来看,国内低代码/无代码平台也有很多,之所以讨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方面是因为多家厂商携手媒体的炒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人对于低代码/无代码处于观望,他们依然抱着“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的意识去评判。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和应用低/无代码。
合理并且有效地运用无代码,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我推荐西安葡萄城的活字格,它内置许多标准应用模板,覆盖:数据BI、OA协同办公、ERP进销存、CRM客户管理、人事绩效财务、企业服务、个人及组织等多个应用场景。
不是低代码选择了,这个数据为王,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是时代选择了低代码开发。软件开发从人工走向智能,这是不可逆的必然趋势!
陈业基家族 北京彭氏影业
柳州格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周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