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深入人心。大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如何治理洪水的?除了治理洪水以外,他还有什么其他的功绩?翻看《白话史记》,得以跟随太史公司马迁一起走近这位英雄人物。
01 大禹是谁?
大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就是帝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
大禹其实是黄帝的玄孙。
大禹的父亲鲧则是位带有悲剧色彩的治水英雄。他被四方诸侯之长推荐给帝尧来治理洪水,最后因治水无功被代替天子管理国政的舜流放到羽山,最后死在那里。
大禹为人什么样呢?
禹为人敏捷勤俭;他的行为不违道,他仁爱可亲,他说话诚实……一举一动,皆能适宜于事理,勤勉敬谨,可以作为纲纪。
司马迁对大禹的评价极高!大禹在他眼中近乎完美!
02 大禹如何治理洪水?他还有哪些其他功绩?
据记载,禹感伤先人父鲧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以致受了惩罚,于是乃劳苦身躯,集思焦虑地从事治水的工作,在外面过了十三年,在这段时间内,就是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去看一看。
他平时在衣着饮食方面非常节俭,可对于祭祀祖先神明,却能尽力使祭品丰厚洁净。所居住的宫室,简陋低矮,可是对于农田水利,却愿意花大钱尽力去做好。
他陆行乘车,水行乘船,遇到泥泞的时候,就利用两头翘起来像船形的橇行走,山行的时候,就穿着底上带齿的一种用具走路。常用以测量平、直、高、低、远、近的准绳、规矩,一年四季都载着随行,以划分九州,并且开通九州的道路,度计九州山川所产的货物,以作贡赋的标准。命令伯益教人民在低湿的地方种稻,命令后稷教人民从事稼檣。如果哪一州的食物短少,就加以调剂使能相足,以平均各诸侯辖区内的物品。禹乃行视各地宜其所有的,用来作为贡赋,及山川在山川方面的便利地形。
从下面这段大禹和帝舜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大禹的功绩。除了治水大功外,他还辅助帝王设立五服的制度,使国土九州以外到达四海,他宣扬舜的德教,以感化人民,并能使比序其善恶。
03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按照司马迁记载,大禹没有直接把帝位传给儿子启,而是托付给伯益。
因为伯益辅佐大禹的时间太短,天下人没有蒙受他的恩泽,而启为人贤德,天下人都希望他继承其父大禹的帝位。
从帝启开始,他的子孙继承天下。“禅让制”彻底被“分封制”取代。夏朝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历史上记载的奴隶制王朝。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无道,最后被商汤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