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中医院的康复,把我的喝水习惯从用勺子喂,到自己喝水也算一大进步,尽管还有些呛咳,吞咽的姿势也不标准。还有我发现,我吃饭慢的原因是因为牙齿咬合频率不够快,请教了老师,老师让嘴里一直含着一根棉签,自己不断地咬合,每次都要碰到棉签。我认为这个咬合太过枯燥,索性把锻炼调整为每次吃饭时,每次咬死,并注意自己牙齿的咬合速度,通过这样的练习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到了中医院的一大特色是喝中药,我那段时间有些拉肚子,就请了中医师来把脉,开药调理。中药是袋装的,非常方便。除此之外,针灸也是中医院的特色,这里开始要求不上电针,上了电针会导致肌张力增高,我在其他医院医生的口中也问得同样的结果。针灸比较痛,三个医院比起来都差不多,而扎舌头的舌针是最痛的,相比这三个医院的舌针,其痛的程度大约是西南医院>市中医院>重医附二院。中医院的治疗项目比较少,因为只能开不超过6个项目,于是没过多少天我就又去了重医附二院。这时护工有事要请假,于是换了个护工来代班几天。几天后,原来的护工回来了,护工又换了回来。在重医附二院,因为实习生来回换科室,我慢慢认全了这帮重医的实习生,还有治疗师们也总算认全了。这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呼吸变得有力多了,从最开始的连一张纸都吹不起来,到现在能够把一张纸吹起来了。说话也有了一点气色,从开始的不能发长句,一点都听不懂到现在的慢慢可以猜出来,打字还是要打,但打字的频率减少了许多。现在的大问题是不能从床上独立地起来和慢慢地躺下,至今还不能,看来腰力还要不断练习啊。附二院喊出院后这次还是去了中医院,尽管项目没那么多,但针灸是他一大特色,不可不去,于是我又来到了中医院住院。
这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从轮椅上站起来。在中医院的这段时间,我都要在他们的运动大厅,在轮椅上通过左手扶着栏杆起立和坐下,反复练习。终于有一天,我手不抓栏杆,仅仅通过脚力站了起来。但是,治疗师也说过,我是通过一股爆发力来使自己站起来的,在前面没有栏杆或人保护的情况下,这种靠爆发力的从坐到站非常不稳,很容易摔着,脚力还要加强练习,光靠爆发力肯定不行,不过能全凭腿从坐到站也是一个突破。另外,我突然发现我的手背可以抬起来,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够抬起来,要上抬还算是一个概率性的事情,总之,能看到手背能够抬起来也算不错了。只可惜中医院的时间也到了,喊着要我出院,于是我又来到了阔别已久的重医附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