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有学者说“不到一定年龄很难读懂鲁迅”一样,《海边的曼彻斯特》也被不少人归类为“未遭遇过极端苦痛很难理解男主角的一部电影”。
然而,电影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也许并不仅仅是感同身受男主角的痛苦,还包括了面对他人的苦痛及人性的释放时,如何正确的接纳和应对。
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对待一个心灵破碎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男主卡西的顶尖演技太过瞩目,这样一部歌颂“失败者”的阴郁影片其实很难进入大众视野。庆幸的是,除却主角强大的光环,它依然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好片。
李·钱德勒是一个孤身一人生活在波士顿的杂工。他干着修水管、通马桶、丢垃圾的平凡工作。偶尔遇到主顾刻意刁难,为保留自尊的发发脾气,还会遭来上司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和指责。
在酒吧买醉,因为被陌生人多看了两眼,就大打出手。
很显然,这个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糟的男人,不过是因为敏感和自卑才出离愤怒罢了。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家乡“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一家医院打来的电话。
医生说,他的哥哥心脏病发,命悬一线。
他随即驱车赶往,但还是没能见上哥哥最后一面,并且还要被迫面对自己在家乡的悲伤过往。
这样的开篇让我想到加缪的小说《局外人》。这部伟大的作品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情都无动于衷。
这难道不就是李的真实状态吗:当无法改变痛苦的原貌时,只能与痛苦握手言和。
正如现实生活中鲜有完美顺意的人生,对情节百般刁难的影视作品更是不甘心创造一个流于平庸的故事。李的哥哥死后,将未成年的儿子“悄悄”托付给李。就这样,他成了这个处于叛逆期的侄子的监护人,伴随强烈责任感而来的还有挥之不去的梦魇。
全片最催泪的一场戏,是李和前妻迪兰在街头的三分钟相遇。
迪兰一直悔恨当年火灾发生后她对李说过的狠话,也担心李会一直萎靡不振。她竭尽所能想要表达抱歉、担心、痛苦、同情甚至是依然爱他的种种复杂情绪。
“我坐在自己曾拥有的美好生活的废墟上,几乎被痛苦摧垮。我因恐惧不知所措,因痛苦而茫然,但我不会恨你。每天我都对自己说:今天我必须把爱留在心里,否则我怎么活过这一天?”
面对妻子的忏悔,李的心境正如深陷情海的王尔德描绘的这样。
在那一刻,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绝望,这是一种由内疚、纠结、无助混合而成,能迅速把人湮没的不可抗力。
与前妻的偶然重逢,默默聆听她迟到的忏悔;求职的四处碰壁,让他认清了事态的炎凉;侄子的好意成全,却又不想成为别人的拖累。于是,终于放手、终于妥协、终于一定程度上的皆大欢喜——侄子被乔伊生前好友收养,李得以离开伤心之地重回波士顿,但随时欢迎侄子搬去同住。最后海上叔侄一同垂钓的一幕终于给灰色的影片基调涂抹上淡淡的曙光。
全片几乎没有任何激烈的情感冲突,但却以看似平凡却无可忽视的生活碎片,还原出生活细腻的质感。
每个失意的人都有他的故事,有些伤口是不愿意轻易被别人触碰的。我们所能做的是在他们痛苦时给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处理方式来度过难关。所以从这个程度上来说,乔伊好友一家是真正地雪中送炭。相比之下,前妻的苦情戏码,邻居街坊的虚与委蛇,显得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可以说,那场大火以及前妻和邻居街坊随后的反应让李已经彻底心寒,如果需要解救,那时候的李是最需要别人关怀的。但除了哥哥乔伊及好友一家,几乎没有任何人能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只是冷漠地像一个个刽子手一样把他朝外推,让他逐步滑入人生的深渊。
每个失意的灵魂都需要仔细安放,他们也曾努力,但看不到方向;他们也曾求助,但鲜有人响应;他们也曾希望改变,但仍是无能为力。他们不需要怜悯和同情,他们更需要尊重和鼓励。善待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或许他们今后的人生会充满感激,如果你认为他们值得被善待的话。
来源微信公众号:途书
(ID:mybook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