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就是一场漫长的自我修行
今晚听了廖院长的精彩讲座,其中有句话令人特别印象深刻。
她说:“现在这个社会当父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是的,读书升学需要考试;工作需要考各种技能证书;开车需要考驾照。
可是唯独为人父母那么复杂的工作,我们没有岗前培训,没有上岗证书,我们直接就当了父母。
所以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就在上周二我家小子刚刚过完了四周岁生日。从他呱呱坠地的那天起,我就开始在“妈妈”这个职位上开启了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随时待机的工作状态。
第一次担任“妈妈”这个工作没有经验怎么办?第一次为人父母不知从何下手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
在现如今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各种关于科学育儿的APP、微信公众号、育儿视频等育儿知识随处可见。
相信每个当妈后的女人也都会下载过各种不同的育儿APP、朋友圈里转发过各种的关于孩子各方面的教养知识。说实话,当妈这四年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既然已经上岗了,那就好好学习吧,不要奢望说能做个100分父母,起码我们得及格呀,不是吗?
所以说养孩子也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从而也就有了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说法:科学育儿。
廖院长说,中国人生儿育女最大的期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孩子来到世上,父母都对他们寄予了厚重的希望。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呢?
从小我们给他们买最好的奶粉、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上学了,找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初中……
我们无私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地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可是,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育比养可能显得更重要一些。
现在的孩子早已不是生长在那个只要求吃饱穿暖的年代,他们很多时候对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可能比物质的需求要高得多。所以,廖院长说家庭教育的策略有5个方面;年龄特点、时代同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法得当。
可是,这些各式各样的教育方法,最后由谁来教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呢?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在这里担任着最重要的角色。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更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作为一个妈妈,我是非常认同廖院长说的那句话:一个母亲优秀,就是优秀一个家庭;一个母亲优秀,就是优秀三代人;一个母亲优秀,就是优秀一个民族。
在孩子的童年教育中,妈妈在这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孩子就像是我们的复印件一样,在他身上投射出来的全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虽然粗浅,但却真实。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一个非常容易急躁发脾气的人,儿子一天天在身边长大,我渐渐发现他也越来越容易发脾气。有时候动不动就在家里大吼大叫的,甚至闹脾气时还会对着我拍桌子、跺脚……这不就是平时我对他的样子吗?
原来作为一个模仿能力强的孩子来说,他早已经在每天的潜移默化中,把我的坏脾气坏习惯全都学了个遍,到最后又像个弹簧一样反馈到我自己身上。
在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个缩小版的自己。我责怪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讨厌他这样那样的行为,可这都是我教会他的呀,我有什么理由怪孩子不好呢?
那个小小的人儿在被我骂得眼泪鼻涕一起流的时候,还知道跑过来摸着我皱着的眉头说“妈妈不要生气”。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地让自己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变得有耐心一点,多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虽然现在家里时不时地还是会出现“山河咆哮”的情况,但是相比以前好多了。
我们都是一个平凡的妈妈,每天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为了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而努力着,也许我们不优秀,但是我们可以陪着孩子学着变优秀。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们先成为那样的人,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永远是他们学习的榜样,那就让我们这些无证上岗的父母们好好努力吧,让我们在面对养育孩子的这场弥久而漫长的考试中,慢慢地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好好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