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雨了,从早上一直到晚上,没有停,给人带来了凉凉的感觉。
晚上,我跟哥哥一块去邻村的集市上修电视。他姓刘,是一个老师傅了,技术不错,生意不断。刘师傅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体有残疾,走起路来不太方便,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他,除了在门市店里工作外,还外出安装卫星天线,俗称“大锅天线”,店里店外有不断的维修生意。我不知道刘师傅是怎么残疾的,也不知道他怎么学会的这项手艺。不过现在看到他或者是想到他,心里会生出一股敬意。依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刘师傅店里的空间不小,但是自由走动的空间不大,到处都有电器,坏掉的,正在维修的,还有新购买的配件等。他刚好在,我们先说了一下电视的毛病,应该是受潮了,打开电视机后,能听到里面噼啪噼啪地响,还能看到激出来的火花。他打开电视机后盖,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在一旁看他修,偶尔交谈一下,今年夏天持续的热天气,还说到今天下的雨。刘师傅说其实修电视的原理很简单,不过我是门外汉真的不懂。我问他里面的那个小零件是什么金属,他回答说是属于合金,如果单是铁的话,硬度会比较高,这里面还掺有锌,防生锈的,我记得这个在化学里面讲到过。
过了四十分钟左右,刘师傅修好了,在盖上后盖之前先试了一下,能够正常显示;盖上后盖之后又试了一下,确定没什么问题。随后我们付了帐,准备离开。
外面的雨还在下,我们赶快把修好的电视机抱进车里。上了车,跟刘师傅打招呼,说我们回去了,刘师傅回应说,中,你们慢点,路上有点滑。我们也回应说中,同时掉头,在这个时候,我回头看了一下,本来是想看看路面情况,却发现刘师傅还在门口站着,在我们倒车的时候,他还给我们指了一下位置,一直等到我们的车掉头完毕,刘师傅依然在门口站着。摇下车窗,我又说了一句,师傅,那我们就回去了。他说中。我们离开了。
我挺感慨的,刘师傅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这明显已经不属于他的工作范围了,可是他却做了,自自然然,没有勉强矫揉之意,在门口站着,也没有很焦躁,反而是一种关注和关怀。我相信,这不仅仅是礼貌。
在华杉讲透《论语》一书中他说到,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门口眺望,一直到客人走远了,不回头了,看不见了,才转身进屋,那我送客,也等到客人的车转弯看不见了才停止挥手告别,转身进屋。
今天中午刚刚吃过饭,邻居大伯来找,说手机里面的字体太小,让调大一点。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是一个新时代新样貌的体现。不过因为历史的原因,也有一群人不能很快的很好的适应。我设置好之后还给大伯,大伯就要回家了,他说下午还要上四点钟的班。妈妈在照顾小侄女,在后面对我说,你出去送送。我得到这忽然的提醒,跟着出了大门,简单说着话,直到大伯离开,拐了弯,看不到。
这是我学到的生动的一课,刘师傅是我的老师,妈妈提醒了我去做。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件小事,一个小动作,出于礼貌,但是也代表着最基本的尊重。如果你有诚挚的仁心,也一定能够给他人带去温暖,同时自己也能获得一份简单的心安。
通过这么一件事,我也在反思自己,有些道理似乎是懂,书里面也讲到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意或者是无意地没有去践行,这怎么是知行合一呢!又如何真切进步呢!儒家思想里有一些标准,不过实践起来都是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书上看到的,心里认可的,行动上做的,它们的关系,思之慎之,勤之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