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孟老师又提问什么是“智慧”,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考虑。其实生活中的智慧是我们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得到,并应用在行为中,为我们所用。有智慧的人,是可以让世界穿过,但不丢失自己。
人真正的清醒,是听见所有声音,却只遵从自己的节拍。不封闭自己,在纷繁世界的声浪中,依然清晰地听见自己内心鼓点的能力。
怀着开放与包容的姿态听见所有声音,不预设立场,不筑起高墙,对世界、对他人、对多元观点和信息流是全然开放的。承认自己并非全能,倾听来自外界的声音……无论是赞同的、反对的、睿智的、偏激的,甚至刺耳的杂音,理解世界复杂性、多样性。
并要拥有内在的定力与分辨,仅仅是听见,并非真正的清醒。要学会遵从自己的节拍,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信念、目标、优势和局限。
做出独立的判断,在信息洪流中,不盲从、不轻信、不被情绪裹挟。能够运用理性和经验,对各种声音进行过滤、分析和评估,辨别真伪、价值与噪音。基于自己的判断和内心的指引,有勇气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这种行动不因外界的喧嚣而慌乱加速,也不因质疑而停滞不前,拥有稳定的内核动力。
真正的清醒不是僵化的固执己见。它是在听见所有声音和遵从自己节拍之间建立的动态平衡。他人的声音、外界的反馈,是重要的参照和校准源。清醒的人会认真倾听、思考,甚至据此调整自己的“节拍”。但最终,整合信息、做出决策、承担责任的中心,始终是自己的所做所为。调整是主动的、基于内在判断的,而非被动地随波逐流。始终让自己的人生忠于内心的渴望,而非他人或社会的期望。
当选择源于内心,行动符合节奏,即使外界喧嚣,内心也能获得一种笃定和安宁。因为决策是基于全面的倾听理解和深刻的自我认知。
总之我们要有既开放包容又独立坚定的调控能力。在众声喧哗中依然能听见内心呼唤的声音。在经过深思熟虑、整合内外部信息后,对自己人生航向有个清醒把握和坚定执行。在倾听世界的不同声音后,仍有自己的独特旋律,并坚定地踏出自己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