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與他人交往,打磨我們的心智
蒙田對文章最後進行了一番校訂,然後買了心形水印的紙張,帶著手稿,沿河而下,去見波爾多的印刷商西蒙•米蘭日。這是《隨筆集》的第一版,內中集作者思想之大成者,便是《塞邦贊》一文。時年蒙田四十七歲,書前“致讀者”的落款日期為1580年3月1日,在其中蒙田寫道:
讀者,這是一部誠信的書。我在此申明,本書的寫作,純是出於家庭和私人的考慮,此外別無任何目的;沒打算對讀者有所幫助,也沒想過為自己贏得榮譽,那樣的目標是我力不能及的。本書專為家人和朋友所寫,以便他們失去我的時候(這必定是很快就要發生的事),可以通過它,喚起對我的習慣和性格的點滴回憶,藉助聽提供的養分,使他們對我的記憶更完整、更生動。如果我的目的是博取卋人的讚譽,我就會虛誇矯飾,給自己臉上貼金,或者盡力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我想展現的是自己簡單、自然、平常的樣子,不必費力擺出一幅姿態,也沒有偽裝做作,因為我描繪的是自己。在公共禮儀允許的範圍內,我的缺點,我實際是什麼樣,都原原本本地呈現出來。據說,有些地方的人仍然生活在自然法則之下,享受著甜美的自由,如果我是他們當中的一員,請相信,我會很願意拿出一幅毫無保留、完全赤裸的自畫像。
二、 哲人之石
1581年4月,蒙田從羅馬出發,興致勃勃地踏上了前往浴場的旅程。到達目的地後,他先把供出租的房屋看了個徧,然後纔不惜破費,租下了最貴的一套:
尤其是靜觀……整個小山谷和利馬河,連同周圍的山丘盡收眼底;從山腳到山頂,一片青翠蔥鬱,遍山種滿了栗子樹、橄欖樹,還有葡萄,打理得很精心,呈條帶狀環繞著山坡,平整處修成了梯田……在我的房間,整夜都聽得到河水的呢喃。
供他使用的房間計有三間臥室,一間餐廳一間廚房;每天還有一條乾淨的毛巾,他用來清潔牙齒。礦泉水池約有蒙田城堡餐廳的一半那麽大,上方有拱頂,光線陰暗。
就像斯多葛主義者說的,邪惡的存在,是為了彰顯美德;我們也許可以說——並且更有理由和根據——自然給我們疼痛,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懂得珍惜和體味逸樂。
三、 男歡女愛
對披著傳統美德外衣的虛偽和殘酷,蒙田則態度一轉,進行嚴厲的斥責,這種憤激,在那些鋒芒畢露的增補文字中,表現得尤為分明: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所有人都躲得遠遠的,到他死的時候,為了來看上一眼,所有人爭先恐後;為埋葬他,人們在青天白日下尋找一塊寬敞的地面,生他的時候,卻躲進陰暗的角落;給他生命時,必須隱藏起來並感到害臊,結束他的生命卻是一種光榮,是各種美德的源頭。